金砖国家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目前,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已占到全球经济的21%,过去十年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随着世界经济和金融格局的变化,金砖国家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呼吁,应增加其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金砖四国”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舞台上正式亮相始于2009年,当时,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会晤,正式启动了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经过多年发展,包括南非后来的加入,金砖国家机制已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合作平台。
“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会晤正值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的动荡期,四国领导人在会晤中探讨了如何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并就经济和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看法,规划了四国对话合作协调发展蓝图。
2010年,“金砖四国”领导人在巴西举行第二次会晤。峰会呼吁:“世界需要一个经过改革、更稳健的金融体系,使全球经济能有效预防和抵御未来危机的冲击。”与会领导人重点就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交换了看法,更系统表达了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金融体系改革的主张,四国务实合作走向深入。
2011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海南省三亚市举行,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参加了三亚峰会。会议通过的《三亚宣言》对金砖国家未来的合作进行了详细规划,决定深化在金融、工商界、能源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达成了广泛共识。三亚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五家成员国银行共同签署《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提出稳步扩大本币结算和贷款业务规模,加强重要项目投融资合作,开展资本市场合作和信息交流。
后危机时代,在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修补金融危机留下的创伤和整顿金融机构体系之际,金砖国家领导人2012年在印度举行了第四次会晤。会议批评了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引起世界经济失衡,呼吁建立新的金融体系。此次会议通过了《德里宣言》,宣布了金砖国家一体化经济的基本原则。在此次会晤中,五国开发银行共同签署了《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多边本币授信总协议》和《多边信用证保兑服务协议》,增强了金砖各国的金融联系。与会领导人还探讨了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可能性。
2013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五次会晤中制定了建立开发银行的路线图,把它作为世界银行之外的另一种选择。随着新兴经济体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长期由美国和欧洲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已难以代表各经济体的利益和诉求。因此,此次会晤还提议建立金砖国家稳定基金,让其在避免短期资金流动压力和加强全球金融稳定方面起到预先防范作用,金砖国家希望藉此推出自己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一个平台。
日前,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即,外界广泛预计,在本届峰会上,拟筹建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金砖银行)、金砖应急储备基金、金砖能源联盟将在推动金砖国家合作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按计划,金砖银行将于2016年开始运营,这将大大简化金砖国家间的相互结算与贷款业务,并且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该银行将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可替代选择,对美欧主导的国际机构形成制衡。
在本月15日至16日在巴西举行的会晤中,除设立金砖银行外,金砖国家成立应急储备基金(CRA)也将有助于建立应对金融危机的应急机制,该基金规模预计达1000亿美元。外媒评价称,金砖国家将联合自己的力量以创建一种能够相互进行金融支持的机制。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在此次金砖峰会上,俄罗斯还将提出成立“金砖能源联盟”,并在此联盟框架下设立“金砖能源储备银行”和“金砖能源政策研究院”,针对全球能源市场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保障金砖国家的能源安全。(记者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