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信贷挤泡挤跑杨定国们

2014年07月14日 07:3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黄烨

  杨定国的商业版图,涵盖了百货、房地产、酒店等多项业务。去年至今,杨定国的“中都系”全面陷入了亏损困境。为纾缓资金压力,杨定国不得不四处举债。然而,“资本王国”的坍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跑路事件发生后,他的债主纷纷“浮出水面”,包括员工、商户、经销商、施工方、小额贷款公司,以及银行等。其中,银行成为“重灾区”,中都事件波及到当地9家银行,贷款总金额达5.2亿元

  从“大老板”到被人发现“失联”,再到“阶下囚”,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都控股”)董事长杨定国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实现了颇具戏剧性的人生转变。

  7月9日,浙江本地媒体称,杨定国7月7日在看守所中,“用钢笔书写了长达七八页的‘中都重整方案’。他在方案中说,要拿出中都名下的一些别墅、排屋、土地等资产,归还给民间借贷和高利贷等债权人”。据称,虽然这份方案“可操作性不强”,但“已转交给中都控股原高管、杨定国之兄杨定勇等人”。

  7月10日早间,《国际金融报》记者联系到杭州市余杭区宣传部,试图了解杨定国“跑路”事件的最新进展,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称,“现在这件事由网宣那一块负责联系”。据该工作人员提供的号码,记者下午15时左右联系到了有关人士, 但他以要出示采访申请函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稍早前的6月底,余杭区官方介绍,从余杭警方了解到的情况是,此前“失联”的中都控股董事长杨定国于6月24日晚在厦门被抓获,“经过连夜调查,杨定国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被余杭警方依法刑拘”。

  “表面光鲜的背后,却都是欠债,尤其是其中拖欠了很多民间资本。”江苏民营企业家徐老板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感慨万千,“出现跑路事件的原因,个人认为,既可能与企业经营不善有关,也可能是产业链拖得太长,同样也可能存在最近两年由于银根紧缩,导致贷不到款及企业破产的因素。”

  事实上,除了杨定国,最近两年,“欠薪跑路”、“卷款跑路”的事件并不在少数。从区域上看,涉及到江苏、浙江、上海、深圳、鄂尔多斯等号称“藏富于民”的地区,并涉及到钢贸、网贷、服装等多个景气度相对较低的行业。

  “或许,我们要反思。”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马林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一方面,怎么让原先光鲜的富豪保持商业诚信和非主观上的资金链破裂,值得思考;另一方面,如何保障一些中小民间投资者的利益及避免出现借高利贷等情况,亦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为啥要跑路

  “那家百货店我知道。因为自工作以来,我一直住在余杭区,还常去那儿买东西。”在杭州工作、买房的张小姐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但6月20日,我路过那儿的时候,店已经关了。”

  那家百货店就是中都百货有限公司(下称“中都百货”)在余杭区北大街1号的一处分店。“我不知道杨定国是谁,但说起中都百货,估计不少人都知道。而且,他们中有些人还办理了那家店的会员卡。”张小姐说。

  实际上,6月17日一早,部分余杭区的市民就发现,前一天还在正常经营的中都百货“突然就关门了”。

  《国际金融报》记者日前登录中都百货官网发现,最后的讯息更新同样停留在6月17日临平分店11周年庆的消息上。此前在6月15日,中都百货高调迎来了11周年生日,为此,还挂出了“快乐相随”的巨幅广告。

  店庆后仅隔一天,中都百货的实际控制人杨定国就消失了,并被确定为“突然失联”。紧接着,关于他跑路的传闻就出现了。其中,还包括“携8个箱子和3公斤黄金”等绘声绘色的描述。

  “我也是从报纸和网站的新闻上了解到的。”张小姐表示,“似乎现在这件事闹得还挺大。”

  近日,记者多番联系中都百货试图了解后期的赔付情况,但公开渠道显示的联系方式已成为空号。目前可以确定,中都百货是中都控股旗下一块重要资产。

  资料显示,由杨定国担任董事长的中都控股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集物业管理、百货经营、实业投资、收购兼并、营销策划、市场推广、项目展示服务、房屋租赁、置换及中介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总注册资本2.97亿元。

  据悉,除了中都百货,中都控股集团旗下业务还有中都房地产、青山湖畔大酒店、中都物业、中都置业、中都典当等,房地产是其主营业务,“除了中都三家百货门店关门停业,中都集团旗下的房地产业务均已暂停运作”。

  6月20日,余杭区政府的相关负责人对外确认,他们目前能做的,只是协助中都方面寻找老板杨定国,并协助中都维持商场的秩序。同时,中都控股公开承认集团陷入资金困境,并正式向余杭区政府求助。

  “资金困境,显然是杨定国‘跑路’的原因。”民营企业家徐先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从目前情况看,百货业在电商的冲击下,早已风光不再;在房地产项目上,随着整体形势趋冷,估计也对中都控股的资金链造成了打压。

  在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看来,宏观调控导致的房地产业务萎缩,或是中都控股出现资金问题的最重要原因。“我了解的情况是,不少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或多或少在这两年的调控中受到了一定影响。”周德文说 。

  对此,有消息佐证:2012年和2013年前7个月,包括百货业在内的中都购物,中都控股分别亏损了728万元和699万元。

  上述消息还称,“赶上了房地产调控,中都的临安置业项目一年仅卖出20多套房。同时金价持续一年的下跌,贸易公司不得不割肉甩卖,以清理库存,且酒店业务也陷入了巨亏。”

  9银行被套

  6月25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余杭发布”证实,杨定国已被拘留。

  “经余杭警方会同有关部门连日查找,中都控股集团董事长杨定国(男,44岁,余杭临平人)于6月24日晚在厦门被找到。经连夜调查,杨定国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余杭发布称。

  根据《刑法》,所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结合事件的社会影响、具体数额,量刑会有不同。但如果存在主观行为,即明知道还不起贷款,还向当事人借款,那么,量刑上可能会更重。”张马林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

  有数据显示,2013年前11个月,中都系母公司中都控股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2.03%。

  “现在更重要的是,杨定国回来后,涉及到的相关债务怎么解决?又该怎么偿还?”张马林说。

  中都资产核查组相关负责人近日对媒体透露,截至7月7日,来登记点申报债权的共有716名中小债权人,包括员工集资、民间借贷、工程款、销售款等在内,共约7.9亿多元。

  其中,中都员工集资约占5690多万元,而民间借贷约3.2亿元,“加上法院诉讼9亿多元,目前已查明中都的债权人有800多人,中都申报和诉讼的负债共约17.27亿元。这还不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认定的,也不包括未申报和未登记的债务”。

  A股上市公司华鼎股份6月下旬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获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确认,宁波银行委托贷款及交通银行委托贷款项下发生违约事件,原因为各借款方未能于各贷款协议所载的经协定付款时间表内结清逾期利息的金额。

  据公告,华鼎股份已通过宁波银行发放委托贷款1.3亿元,借款人为中都控股;已通过交通银行发放委托贷款3000万元,借款人为中都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浙江中都百货有限公司,后两家公司为中都控股的附属公司。

  银行不可避免地在这场“跑路事件”中受到了冲击。6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余杭支行的负责人称:“目前当地中都的债权银行有9家之多,贷款总额5.2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6月24日,中信银行余杭支行向杨定国下发通知书,要求其偿还4000万元的贷款本息。2013年12月的一份材料显示,当时中都系向中信银行余杭支行的借款为2.77亿元。另外,中都控股子公司川源贸易共向6家银行获得了贷款,总计9500万元。

  跑路非个案

  周德文认为,杨定国“跑路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再次呈现出目前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

  “杨定国肯定不是个案。而且,我早在2010年就说过,当年温州的‘跑路潮’,很可能在今后几年会在其他城市显现出来。”周德文称,“从现在看,这句话或许没有完全错。”

  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老板跑路”四个字,相关的搜索结果令人咋舌。比如,广西柳州首富、曾登上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胡润百富榜的正菱集团董事长廖荣纳今年和其家族成员“一起集体失联”。随后,不断被披露的消息显示,“廖氏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被当地警方立案调查,其负债规模高达百亿元”。

  今年5月,曾高调打算收购美国悍马公司的四川民营企业腾中重工实际控制人李炎也被传跑路,并被媒体挖出了种种细节。

  有人统计,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产能过剩领域、预付卡产业等领域,是“老板跑路”的重灾区。正如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所言,目前出现“老板跑路”的企业多集中在房地产及其上下游企业、处于产能过剩的行业中的中小民营企业等。

  “很多案件归根结底都是民间借贷案件。”周德文说,“我的反问是,既然超过4倍存款利率的借款不合法,那么,为什么当初不去制止?为什么要等事后来解决,要等全社会关注之后,才进行维稳?”

  “因此,这些事其实都可以预防。”周德文说,“最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要避免出现事先不作为的情况。同时,在立法上,进一步明确民间借贷的地位,甚至是形成一部专门的法律。”

  “真正操作起来,很难弄。”一位四线城市的地方政府宣传部门科长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发生企业倒闭及跑路事件后,我们都会及时进行教育。但事后却发现,他们还在参与其中。我的理解是,超过4倍的存款利率的诱惑确实比较大。”

  张马林则发现,不能就此认定跑路事件很多,但总体而言,很重要的背景是国家这两年在逐渐缩紧银根,这让原先可以轻易贷到款的企业,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借新还旧,继而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老板跑路案件的多发,意味着中国从信贷方面挤泡沫和去产能化进入了实质阶段。”有专家撰文,“但这是一场危险的博弈,虽然目前看起来还在货币部门的掌控之中。其危险之处在于,既要保证泡沫和风险的安全化解,又要避免局面失控,引发系统性或区域性违约风险,并进一步影响到房地产、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

  文章称,市场还难以判断危机一旦爆发会波及到何种程度,可以看到的是,监管当局对各地不断出现的跑路和违约案例的容忍度远远超过了此前,“货币政策不会轻易放松,宏观调控继续坚持此前基调是确定无疑的。挤泡沫还将继续,老板跑路,只是开始”。

  新华网建议,除严惩违法者外,国家应该出台具体的政策,关照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促使资金注入实体经济,“制造业利润微薄,致使产生‘有钱放贷,无钱办厂’的现象,原来用于实体经济的资金,很多都撤回来投入到房地产等领域进行投机。有的地方‘炒钱’现象严重,背离了实体经济,长期下去必定不健康”。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