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年中,基金半年一度的业绩排名又轰轰烈烈展开。对从业者而言,每个半年都是一段赛程、一段插曲,一些人物和故事。
扫描业内报道,今年上半年基金业绩排名的新闻基本集中在以下几个热点上,第一、八零后的中邮基金经理再次领跑市场;第二、曾经的头牌基金华夏大盘悄然落后;第三、QDII基金整体不错,但业绩分化较大。
首先,八零后现在也十足不算毛头小伙子了。领头的兄弟们也该34岁了。金融行业里的从业年份多的估计已经有十年以上,这一资历在国内做基金经理正是当年。因此,关于八零后基金经理的新鲜劲并不太大,甚至八零后的投资总监也不见得就是不合理。
其实,中国基金经理们岁数最年轻是在1999年,当时,时任的一批基金经理普遍年龄在25~29岁之间,面对的且都是各方面关系处理稳当的券商界老手,以当时的资金规模和实力,能够在“5.19”行情里占得一席之地,更为不易。笔者认为,当时是目前国内基金经理在证券市场的真正高峰。
当然,能够在2014年成为业内头名,确实不容易。尤其是,A股市场今年上半年的环境,上证综指下跌了2%,创业板指上涨16%。头名基金能够挣下38%的收益,选股能力是比较出色的。这一方面体现出了基金经理的长处,另一方面也提示了投资者,其组合的中小盘股色彩必然浓重。这是值得长期注意的。
顺便说下,对基金净值排名的一点观感。看基金业绩排名忌讳的是现在业内“炒大锅菜”的模式,把大盘股基金、小盘股基金、价值股、成长股、行业股、指数股“一勺烩”,全部搁在一起排名,表面上是排基金业绩,其实是在排基金的风格。
去年一批TMT和新兴产业基金进入前十,前年则是价值股基金的天下,再大前年,成长基金又把价值股基金踩在脚下。你能认为价值型基金的基金经理能力一定弱于成长股么?当然不,但短期内排名就是在后面。
在笔者看来,基金排名的“大节”是看基金在同类风格中的具体排名。至于具体风格在市场中的排名只是“小节”,这个才对投资真的有用。
再回到华夏大盘和QDII基金中,他们的业绩变化,首先要待他们具体组合披露后,才能判断其中有多少风格的成分,多少基金经理操作的成分。这时才能真正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