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炫富or创新? 沈阳大学生毕业派对租游艇

2014年07月06日 07:43    来源: 沈阳晚报     谷丽红

  又到一年毕业季。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照毕业照、吃散伙饭、出去旅游等常规的毕业仪式了,而是流行起来花费昂贵的“高大上”,讲究的是精致、专业、华丽。有的大学毕业生举行豪华舞会,一律着晚礼服走红地毯;还有的大学毕业生租一些小剧场,开办个人毕业演唱会;沈阳某所大学的毕业生甚至发出帖子,相约一起去大连租游艇,举行奢华的毕业派对。原本珍藏最质朴同学感情的聚会,俨然被作成了一门生意。

  游艇毕业派对

  每人门票300元

  早在一个月前,沈阳某大学的论坛上就挂出一个帖子称,7月6日,将去大连租游艇举办大学生毕业派对,欢迎所有高校的毕业生参加,每人收取门票300元。此外,还邀请了一些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主管。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的赞助。

  昨天,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辗转找到了这位发帖同学,他介绍说,现在报名已经结束了,他们只接受100个人报名,7月初的时候就已经满额了。不过,赞助情况不理想。他算了笔账说,租一艘游艇出海,每小时要4500元,举办毕业派对的时间在晚上,至少需要两个小时,这样算下来,租游艇的费用大约要将近1万元,还有专业摄影师和摄像师、甜品、香槟,以及乐队演出,费用总共需要10万元,门票收入只有3万元,缺口的7万元,就需要企业赞助,好在他们邀请的部分HR经理答应可以出些费用。“现在前期工作基本完事儿,就等出海了,肯定赔不上。”这位同学说。

  豪华舞会典礼

  穿晚礼服走红毯

  昨天一大早儿,沈阳师范大学商学院的毕业生丹丹先去做了个美容,接着精心化妆,下午还去取了预订的晚礼服,直到下午5时,准时走进沈阳某五星级酒店的贵宾厅。她来参加的是一场豪华毕业典礼,要求男同学穿西装、女同学穿晚礼服,一进门,就有礼仪小姐将她领上了红地毯,走到了自己的座位旁。丹丹说:“在乐队伴奏下,大家或端着红酒聊天,或在舞池翩翩起舞,真有一种身处高档社交场所的感觉。”

  这家酒店的大堂值班人员表示,这些大学生包下了贵宾厅,举行毕业典礼,他们穿着考究,打扮入时,真没看出来是刚毕业的学生。丹丹说,她本来想租套三四百元的礼服,但是听说同学们租得都很贵,也就咬咬牙,租了套2000元带全套首饰的。丹丹已经开始实习了,2000元差不多是一个月的工资,但她说自己砸血本也要在这大学最后的聚会上闪亮一次。

  办个人演唱会

  花费至少上万元

  在沈阳一些艺术类院校,今年则流行举办个人演唱会。大三学生周芳说,她已经在学校食堂和图书馆等地方,看到好几张师哥师姐们开演唱会的宣传海报了。上个周末,她在学校的音乐厅听了一场个人毕业演唱会,服装、伴舞,以及音响,都非常棒,估计不能少花钱。

  声乐研究生学院的一位同学说,她也想举办个人毕业演唱会,但是,学校的音乐厅十分抢手,听说早就预订完了,如果去外面租场地,费用又太高。她询问了中华剧场、辽宁大剧院小剧场等场地,再算上服装和化妆费用,整场音乐会办下来,怎么也得一万块钱。准备下周办个人毕业演唱会的王姓同学说,最贵的是请乐队的钱,稍有名气的出场费就得三五千块钱。

  面对近万元的花费,大多数同学还是表示,等以后自己挣钱了再说吧,现在花的都是父母的钱,不能太奢侈。专家表示,毕业不宜过度消费,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消费观。


(责任编辑: 韦伟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游艇飞机 中国富豪投资新宠      2014年04月21日
  • · 新大洲联手意大利厂商合资经营游艇      2013年10月14日
  • · 60艘顶级游艇“秀身段”      2013年08月1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