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机构:6月份信贷规模增长预期约为1万亿元

2014年07月04日 07: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乔誌东

  “一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继续上行,而且利率上浮比例大幅提高,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数据也显示出实体融资约束偏紧,金融机构惜贷情绪严重。未来政策必须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融资,核心就是宽信用。”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日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媒体报道,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四大行今年6月贷款新增量为2898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约200亿元,环比增长幅度达15%。同期存款增长差异更为明显,今年6月份,四大行新增存款2.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近万亿元。

  根据央行的最新数据,今年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708亿元。据多家研究机构测算,6月份,我国信贷规模增长预期在9000亿元至11000亿元。

  近日银监会宣布,自7月1日起,进一步完善存贷比监管,对存贷比计算口径进行调整。包括三农、小微金融债在内的6项被从存贷比分子项下扣除,同时新增大额存单等2项存款计入存贷比分母项。有分析人士测算,此次调整存贷比计算口径,理论上为商业银行输入最多可超过8000亿元的信贷投放额度。

  “从货币政策来看,央行将继续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加大货币定向宽松力度,并且可能以‘定向宽松’之名,行‘全面宽松’之实。更重要的是,信用端也将逐步松绑。”管清友表示,当前,“紧信用”制约了“宽货币”对实体的支持效果,已成为当前经济的不可承受之重,未来必定会逐步松绑。央行可能逐步放松信贷额度,并通过窗口指导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住房按揭贷款的支持,从近日央行调统司副司长徐诺金的表态来看,不排除下半年降准或降息的可能。

  央行调统司副司长徐诺金近日表示,目前社会各界应认识到经济已处于准通缩之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侧重长期引导资金成本下降,近期侧重适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刘学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6月份境内新增信贷投放将继续增加,原因在于稳增长环境下实体经济企稳向好、社会潜在融资需求有上升动力;稳健货币政策中性略松;定向降准和再贷款款项逐步释放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推出4万亿元刺激方案以来,其副作用一直饱受市场指摘,原因之一就是出现了“信贷空转”的现象,信贷的增加没有“如愿”流入到实体经济,反而推高了房地产等资产的价格,并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指示,要通过整顿促进稳增长、调结构。一方面要盘活趴在账上的存量资金;另一方面要促进“脱实向虚”的信贷资金归位,更多投向实体经济,有效降低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对此,银监会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将多管齐下,与多方共同努力,通过盘活存量、整治银行不合理收费以及减少贷款额外成本,特别是第三方中介成本,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