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知入围联明股份网下配售后,一基金经理“赚钱”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随后得悉,竟有多达432家机构获得网下配售,且启动回拨机制后,这432家机构仅能瓜分联明股份10%的股份,即200万股时,这位基金经理的笑容瞬间僵住了。
“这种网下配售,已经不讲究技巧和实力了,完全就是一次”利益均沾“。”基金经理情绪极其复杂地说。
很显然,IPO规则再度变化的后果,正令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们备感悲凉。多年来,机构投资者们一直在饕餮网下配售的盛宴,尤其是社保、公募基金等。即便后来少数个人投资者被允许参与,但显然,他们的地位并无丝毫动摇。不过,这一次,“命运之轮”转向了。
根据此前的网下配售原则,IPO中,上市公司和承销商一般需要优先安排不低于本次网下发行股票数量的40%向公募社保类配售对象配售,并将优先安排不低于本次网下发行股票数量的20%向年金 保险 类配售对象配售。公募社保类、年金保险类投资者有效申购不足安排数量的,向其足额配售后,主承销商可以向其他有效报价的配售对象配售剩余部分。而公募社保类、年金保险类投资者的配售比例不低于第三类投资者的配售比例。
在询价机制中,为了获得更高的发行价,上市公司和承销商需要和机构投资者们进行“勾兑”,让他们的报价逐渐向上市公司期望的价格区间靠拢,付出的代价便往往是网下配售中较大比例的中签。因此,在过往案例中,网下配售常常占据IPO新股数量的半数以上,极端案例甚至达到过90%。
在上市公司、承销商和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眼里,这算是一次“三赢”的合作:上市公司高溢价发行,超募资金滚滚流入;承销商们则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承销费用,真金白银落入囊中;而在“打新股”近乎无风险的惯性思维下,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认为,他们将会从二级市场新股的暴涨中获得极其丰厚的无风险收益。
不过,有赢就有输。既然这三方都赢了,那输了的人究竟是谁呢?答案,再次指向弱势的普通散户们。普通散户们不能参与网下配售,也无法左右IPO的最终定价,却只能在“新股不败”的诱惑下,争夺网上发行那可怜的一点中签率。但他们的利益被悄悄偷走了多少?sorry,没人在意!
拥有巨大利益的机构投资者们,会在二级市场上哄抬新股上市价格,诱使更多的普通散户接盘,从而将自己从网下配售中牟取的巨大利益兑现。这个时候,最大的输家们出现了:那些被各种 研究报告、股评忽悠,被新股二级市场爆炒迷了双眼的普通投资者们,蜂拥想抢一点“肉骨头”,却最终沦为他人“嘴中肉”,从此步入漫长的解套期中。
所以,当IPO新规则使得利益分配方向出现逆转,基金经理们纷纷表示心“哇凉哇凉”之时,却并未得到社会舆论上的同情。更多的普通投资者们甚至认为,这种新的IPO利益分配机制,才是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事实上,如果“新股不败”的神话仍将继续,IPO的规则延续此次形成的格局,那得利最多的,确实将会是网上蜂拥申购的普通投资者们。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A股市场的低迷,曾让很多基金经理将提高收益的希望寄托于“打新股”上,今年年初的疯狂也确实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但随着市场规则的变化,这种希望将变成泡影,那些基金业的“打新”专业户,恐怕此刻正是五味杂陈,旁人难以理解其中的百般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