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显示材料本土化配套 东旭光电产业整合潜力巨大

2014年06月25日 09:45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国产液晶面板行业正迎来国产化潮流,从下游的面板到上游的玻璃基板、液晶材料都在崛起本土的品牌。由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几年内,光电显示材料领域将会出现本土化的整合潮流,类似东旭光电这样的行业龙头的整合潜力巨大。

  光电显示领域,面板占显示产品成本的80%以上,制成面板的各类光电显示材料占面板成本70%以上。重要的TFT-LCD材料有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CF)、偏光片、液晶材料、背光源、驱动IC、印刷电路等等。这些上游光电显示材料呈现出明显分化的特点,背光源、驱动IC等材料市场成熟,竞争激烈,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在面板成本中的占比逐渐降低;而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等材料由于技术复杂、属于垄断市场,享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在面板成本中的占比较高。

  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与偏光片,在LCD显示材料成本中的占比分别高达约9%、15%和10%,毛利率分别高达40~50%、40~50%与20~30%,处于产业利润微笑曲线上的左端高点。

  以彩色滤光片为例,2012年全球液晶面板总营收916亿美元,彩色滤光片市场估算超过130亿美元。彩色滤光片的作用在于通过红绿蓝三种彩色层提供色相,形成彩色显示画面,实现液晶产品的彩色显示,同时也对TFT-LCD的视角宽度、亮度、分辨率等性能起关键作用。

  彩色滤光片的生产材料包括玻璃基板、彩色光阻材料、ITO靶材等,这些材料占彩色滤光片生产成本的60%-70%。其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是玻璃基板,占到彩色滤光片材料成本的40%。

  我国还没有发展出大型彩色滤光片生产商,主要依靠进口,成本高昂。

  另一方面,随着基板尺寸的不断增大,为减少材料耗损、降低包装及运输成本和有效平抑原材料大幅度波动带来的供应问题,面板厂商内制彩色滤光片的比例不断提高。2006年,上广电NEC与富士公司共同投资2.7亿美元合资建设彩色滤光片生产线,拉开了国内面板厂商CF内置的序幕。而后京东方在成都建设的4.5代线,强调内制,合肥6代线以及北京8代线都将实现彩色滤光片自制。

  尽管强调内制,但因技术难度高及上游材料被垄断,面板厂商内制也并未能有效缓解成本压力,仍面临很大挑战。

  相比较而言,玻璃基板厂商进入彩色滤光片生产比面板商更具优势。玻璃基板厂商通过投资并购或自主生产等方式进入彩色滤光片领域,天然地具备原材料供应优势、下游客户群优势及成本优势等。

  同时,对于玻璃基板厂商来说,彩色滤光片毛利率不比玻璃基板低,同样高达40~50%,市场需求更是高达130亿美元,这一大空间、高盈利的市场无疑也非常具有吸引力。

  从终端电视的国产化,到中游面板的国产化,光电显示产业的国产化是一个由下至上的过程,目前这一进程已经推进到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等上游光电显示材料的国产化配套阶段。

  其中,核心材料玻璃基板的国产化配套走在最前面,已卓见成效,近几年,国内玻璃基板厂商东旭光电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顺利生产出5代线与6代线的玻璃基板。东旭光电及其集团规划了10条线5代线和10条6代线生产线,目前已达产5条5代线和4条6代线,生产线运行稳定,良率已接近外资厂商水平,规划产线产能完全释放之后,东旭的规模体量将超越安瀚视特,跃居为全球前四大玻璃基板厂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产玻璃基板龙头厂商进入彩色滤光片领域意义重大,并且具备可行性。东旭光电是目前我国技术最成熟、规模最大的玻璃基板厂商,拥有京东方、群创、友达、中华映管、瀚宇彩晶等大陆及台湾一流面板厂商客户群基础,并立志成为民族光电龙头,最具潜力进入前景广阔的彩色滤光片领域。

  光电显示材料国产化配套空间巨大,除了TFT-LCD的彩色滤光片外,还有偏光片、光学膜等等。2012年,全球偏光片市场达到90亿美元规模,上游主要原材料TAV薄膜与PVA薄膜同样掌握在日系厂商手中。2013年中国本土面板商对偏光片的实际需求规模为4800万平方米,而实际上国内配套的偏光片供应规模仅为268万平方米,自给率不足6%,国产化配套成长空间巨大。

  同样的机会也出现在背光模组的光学膜中,光学膜占到背光模组成本的40%,背光模组占显示面板成本18%左右,据此估算市场规模超过65亿美元,光学膜毛利率高达40%,目前材料和核心技术同样掌握在美日韩等国外厂商手中,国产配套空间巨大。

  未来,随着中国大陆平板显示市场的不断增长,台韩日面板产能持续向大陆转移,对上游光电显示材料的国产化配套需求将与日俱增。

  专家认为,目前核心人才技术缺乏、产能规模小、原材料过度依赖外资等因素是制约我国光电显示材料本土化进程的主要障碍。

  为此,本土光电显示材料厂商,尤其是东旭这样的玻璃基板龙头厂商,依托多年来扎根行业的经验以及技术储备,加强研发或与外商合作,进行产业链互动整合,围绕同一客户群,做大做强实现规模效应,将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