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汇丰银行发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6月PMI初值升至50.8,创下去年11月以来最高,且为今年首度回升至荣枯线上方,这表明中国制造业活动出现半年来首度扩张。这为中国经济企稳增加了新的证据。
后金融危机时代,伴随着美欧市场的渐趋复苏,中国经济的下行趋势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在主流舆论、政经精英和各大机构的视野里,对中国未来的前景并不见好,甚至还充溢着不少悲观论调。
其论据看起来很充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 “三驾马车”动力喑哑,繁荣的楼市渐趋萧条,过剩产能的压力和负担越来越彰显。尤其是,金融业也出现了浮躁的功利气息,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不足,却在衍生的高利润金融产品上百舸争流。
PMI给国际社会观照中国经济提供了一个令人欣慰的正面窗口。中国经济并不如之前预测的那么不堪。前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金砖国家概念提出者吉姆·奥尼尔更点出了中国经济的要义所在,中国经济的减速“首要的,是故意为之的政策选择,因为中国想要更好的增长质量。”
的确,去年这个时候,中国的银行出现流动性紧张,现在到了6月下旬,银行不再“差钱”。仅从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改变观之,就凸显一个显著的事实。中国政府将深度改革的重点,落在了金融体制上。客观而言,中国金融体系由于并未开放,有着政策性的隔离墙,有助于防范外部市场传导而来的危机风险。但这种防范是被动的,今年以来,中国加大了金融体系对接发达市场的改革,突出体现在“两率市场化”以及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上。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同时也要让中国的银行适应全球规则,提高竞争和市场生存能力。
在稳健货币政策维持不变,央行至多启动两次定向降准“微刺激”的逻辑下,流动性并不强劲的各大商业银行并未出现资金紧张,凸显决策面货币政策的适度调整发挥了效应。银行的执行力和自律意识在加强,特别是节制了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和信托冲动。
PMI释放出来的中国经济正能量,有人归结于定向降准微刺激的效果彰显。此言不谬,但确切讲是决策面系统化政策调整的结果。首当其冲,是中央对地方GDP总量与增量的考核标准降低,中央定调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给地方政府缓释了政绩至上的压力。其次是冲淡了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严重依赖,剥离行政命令对楼市的调控,让市场杠杆发挥效应。众所周知,中国楼市是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开发商结合在一起的利益市场,GDP增长是楼市释放的最强功能。中央去GDP压力,有利于地方政府戒断楼市依赖,房地产业不景气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如舆论场和各机构想象的那么强。
有些机构关注到了“微刺激”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产业的正效应,却忽略了决策面对这些行业和产业在税费减免上的帮扶作用。更重要的是,其长效作用,在于激活全民创新创意创富的可能性,以及拉动城镇化和刺激内需市场。
从长远看,中国经济永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在于内需市场。13亿人的消费潜力,亿万小微企业,将使中国经济维持更健康的中高速发展周期。中国完善基础设施的定向投资还在继续,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条不紊,中国服务贸易还有相当潜力。因而,李克强总理笃定但低调地指出,中国有能力实现全年7.5%的增长目标。(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