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对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主要方法。但是部分公司的激励计划引起了股民质疑。股民认为,部分上市公司把股份贱卖给高管,而激励门槛又太低,这无异于向高管赠送“红包”,高管们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坐等收益,根本不会去关心公司的经营状况。
记者杨欣
近日,卧龙电气和广日股份都公布了与众不同的激励手段。
卧龙电气公告称,为鼓励员工以股东身份关注企业,分享企业经营成果,公司控股股东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龙控股)委托基金管理公司设立了“国联安-卧龙-灵活配置1号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资管计划),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人员为该资管计划的受益人(共计186人)。
向激励对象送“红包”?
同时卧龙控股还提出了卧龙电气的业绩增长目标,并规定增持人员根据业绩目标达成情况及自身不同的考核系数获得不同的收益分配及保障。公告显示,该业绩增长目标为:2014年对比2013年销售收入增长20%,净利润增长20%;2015年对比2014年销售收入增长20%,净利润增长20%。
同日,广日股份公告,公司计划建立中长期激励效果的激励基金计划,即在达到个人约束条件及任意两个公司业绩约束条件后,最高可提取当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同比增加额的10%,以奖励金的形式发放给激励对象。但是,激励对象在获得奖励金后,需要另加不低于税后奖励金25%的个人出资,统一用于认购广日股份股票为主要投资品种的理财产品,锁定期为3年。
大部分股民认为,股权激励方案中如果行权条件不高,激励门槛适中的话,对公司、激励对象和股民都有好处。于公司无异于增发,公司可以获得资金;于激励对象,他们会加倍努力希望有个好收成;于股民,股价低于激励价,有炒作机会。
但也有股民表示,“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公司进入高增长,高管沾光。”此外,还有股民并不看好股权激励,认为这是假利好,“上涨到自己感觉可以的价格赶紧抛出。”而更多的股民则认为,部分上市公司把股份贱卖给高管,而激励门槛又太低,这无异于向高管赠送“红包”,高管们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坐等收益,根本不会去关心公司的经营状况。
在宝钢股份近日举行的2013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股权激励方案也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不少投资者质疑此次股权激励“门槛”低。
宝钢股份的《A股限制性股票计划》显示,其对限制性股票授予条件的设置主要包括两条,一是授予时业绩考核指标的目标水平,应不低于公司近三年平均业绩水平及同行业平均业绩水平,所有业绩考核指标均达到设定的目标值方可授予。二是激励对象前一个会计年度个人绩效考核为称职及以上,即 C或 B及以上。
宝钢股份没有市值管理目标
另外,在《首期授予方案》中,宝钢股份把授予价格确定为定价基准的50%,而该方案公告前一交易日股价为3.81元,所以授予价格即为1.91元/股。
投资者的质疑集中在两点:一是作为国内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宝钢最大的挑战还在自身,在门槛设置上为何没有与宝钢股份自己历史业绩的递增对标?为何没有公司市值管理目标?二是1.91元/股的授予价格是否定得太低,有向激励对象送“红包”之嫌?
宝钢股份总经理戴志浩则回应称,受当前股价影响,宝钢股份股权激励股票授予价格较低,但公司对激励对象的获益也有所限制。
记者观察
熊市激励效果不足
市场人士认为,股权激励在给高管授予股票时,会根据当时的股价设置高管买股票的价格,自2006年以来,折价发行的公司比例每一年都超过50%。这种折价发行,看起来是为高管收益提供了安全边际,实际上,高管真正拿到激励的股票尚需约一年或一年以上时间,获得股票后,还会有锁定期,高管需要等待超过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够将收益现金化,激励不能立刻反映激励作用。
2008年、2011年和2012年呈现明显的激励价格高于股价,这三年中,在激励计划发布初期,都是折价发行,而经历了一年的系统性下跌后,最终跌破激励价格。这说明,在熊市中,投资者对于股权激励信心不足,并不认为股价有足够动力涨过激励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