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交所隔夜回购利率飙升至年内高位,市场有关“钱荒”的担忧再次冒头,而新股申购重启亦加重了此类担忧。不过,大部分机构认为,“钱荒”重现的可能性较小,年中市场流动性应无大碍。随着宏观经济有望逐步改善以及市场估值下移,近期海内外机构看多A股的声音明显占优,部分海外投行表示仍青睐银行股。总体而言,未来市场情绪或继续改善,但影响市场走向的诸多因素如何变化还有待观察,A股的牛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年中市场流动性无虞
18日,上交所隔夜回购利率最高曾达30%,2天回购利率最高达16%。市场有关“钱荒”的担忧再次冒头。
“打新股让市场资金开始紧张,恍如去年6月底的局面。现在要注意资金成本的变化。对于打新股的利润,有的人预计开盘上涨300%,有的人预计上涨30%,市场分歧很大。如果新股真的能上涨300%,不知道会引发多少资金去网下打新股。打新升温,市场震荡。”深圳一私募人士感叹。
从中长期看,大部分机构对于流动性并无太大担忧。银河证券指出,目前整体呈现的情况是,经济环比改善迹象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确定,但复苏相对薄弱;政策微刺激力度不断加大,但也不是一刀切,而是寓改革与调结构于微刺激中。在这种环境下,预计短期市场情绪将继续改善,“钱荒”重演的可能性也不大。
实际上,宏观经济环境与去年相比已有诸多不同。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从最新的公开市场操作来看,估计央行 5月向金融系统注入1240亿元人民币,6月的前两周将再注入1770亿元人民币。同时,监管机构会精心选择使用包括目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在内的进一步宽松措施,向特定行业提供支持,如基础设施、经济适用房、小企业等。
多家机构认为,未来数月央行仍可能降准。朱海斌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保持稳定的流动性环境,使最终商业借款人获得稳定、宽松的贷款利率。预计今年下半年会进行两次普遍性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这并不是货币宽松的讯号,而是在资本流入放缓之后的一种中性对冲操作。同时,预计在今年剩下的时间,政策利率将保持不变,信贷也将维持稳定增长,全年社会融资总量预计实现16.2%的同比增速。
针对有关降准的预期,海通国际认为,从5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看出,4月与5月推出的第一波微刺激政策已开始见效。今后几个月会出台更多微刺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宽松,包括降准以稳定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将最早在本月开始重拾升势,推动全年GDP同比增速达到7.8%-8.0%。
中信证券指出,近期公布的数据释放了市场对于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5月份相关经济数据公布后,经济失速风险显著降低,从而提振了市场情绪。一方面,在中央政府的督促下,稳增长政策进一步落实会对后续短暂的经济观察期内的市场预期产生偏正面的影响;另一方面,热钱流入与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较慷慨的操作也会为资金面平滑度过季末打下较好基础。
做多因素或逐步积聚
今年上半年,A股持续震荡。不过,随着宏观经济逐步改善以及市场估值下移,对于下半年行情 ,海内外研究机构看多情绪明显占优。从迈博汇金梳理的十家国内机构策略看,看多机构有6家,而持中性看法的有4家。
本周正式进入新股发行阶段,乐观的机构如申银万国指出,靴子终于落地,且后续发行节奏明确,募资规模缩减,因而不确定性大幅降低。国泰君安更是直接指出,当前A股市场做空的风险明显放大,而做多的条件却快速积累。居民的权益资产配置较低,机构中配置蓝筹的比例也非常低。抑制A股估值的坚冰正在被打破,风险溢价回落后A股估值修复的萌芽已经出现。
在经济有望逐步企稳的背景下,估值仍然是外资机构看多中国A股的最重要因素。摩根斯坦利近期报告指出,中国股市估值极低,下半年可能刺激A股上升的因素包括:降低存准率甚至是减息;投资者对楼市及银行体系出现“硬着陆”的忧虑减少;改革给中国整体去杠杆过程带来进展。
有机构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市场。中信证券指出,2014年中国“二次改革”已经进入推进期,而经济也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消化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在新旧发展模式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内宏观政策风格和政策方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如何深刻理解这种转变,并分析其中的不确定性,将是我们准确判断中国经济形势和股市走势的基本前提和主要变量。这也是判断A股仍然处于牛市酝酿期的主要理论依据和逻辑起点。
而持中性观点的机构主要担心短期市场震荡。如瑞银证券认为,短期刺激的效果通常缺乏持续性,而且政府在刺激力度上能否把握得当存在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风险仍然很高,地方政府可能的松绑动作对行业中期趋势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股市仍处在区间震荡中,受到多重结构性因素的制约。
海外机构偏爱银行股
本周新股开始申购 ,机构仍有一些忧虑。申银万国指出,新股上市虽有望带动相关板块,不过由于估值的巨大差距,活化效应尚待观察,重心上移尚难突破。2000点底部再度探明后,技术上有上攻态势,市场重心有望小幅上移。不过,从目前的市场环境和动力因素看反弹空间有限,仍难突破今年以来的震荡箱体。
在大盘企稳的情况下,创业板、中小板可能会有较多的机会。银河证券认为,根据历史经验,在大盘趋稳的情况下,成长股的表现会更好。另一方面,受产能过剩及投资增速中枢下移影响,传统周期性行业恐怕只有搭台的机会,没有唱戏的机会。
长江证券建议,中性仓位配置三类资产,包括行业寡头(传统龙头、先进制造、有整合力或渠道力的新兴龙头)侧重进攻,选股为主;弱周期(食品饮料、部分医药、农业、旅游 )和类债品种(银行保险、石化、通信运营、零售)侧重防御,适当择时。同时,重点把握经济企稳和政策助力的转机,届时配置早周期品种。以上判断的风险在于大幅刺激下经济或呈类滞胀局面,使早周期品种机会提前,随后小盘题材可能唱主角。
部分海外投行仍没有改变对银行股的偏爱。瑞银证券首席中国投资策略师高挺指出,在行业配置上,银行板块是短期的配置偏好品种之一。银行股今年预计仍有接近两位数的增长,估值具有防御性。同业业务的监管新规已经落地之后,其面临的政策风险较小。在其他可选择品种中,中低端消费类龙头可能表现较好。受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拉动,部分出口相关企业的股票也可能有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部分企业已经出现实质性困难。瑞银建议,规避资金链可能断裂的行业或公司:一是规避行业盈利大幅下滑、资金密集型的企业,比如钢铁、有色、煤炭、三四线地产、地区小银行等;二是规避公司业务庞杂且现金流有瑕疵的大中型公司;三是规避委托贷款投资规模较大,或涉及民间借贷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