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全球央行加码“炒股” 意味着什么?

2014年06月19日 07:09    来源: 证券日报    

  有消息称,根据一份针对400家公共部门机构的全球调查,全球央行(包括中国央行)因低利率影响了它们的收入,已决定转向投资股市,估计资金规模达1万亿美元。调查称,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部门股票持有者,中国央行自己似乎正直接买入欧洲重要企业的少数股权,这是一个新的动态。那么,全球央行加码炒股意味着什么?

  笔者认为,全球央行转向投资股市表明,在目前的低利率下他们正在把资产更多地配置在收益更高、风险也更高的标的上。这将对全球市场产生很大影响,从长期来看,央行们投资股市将对A股形成利好,因为当前有好几家央行都是通过QFII的形式进入中国股市,他们投资A股必将带来不菲的增量资金。

  其实,央行投资股市是投资所需,对于成熟的发达国家来说是正常不过的事。为了提高收益和规避风险,全球央行都在加快其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步伐,其中包括抛售美元以及投资于股票等高风险资产。

  例如,2012年,以色列央行首次购买股票;瑞士央行和捷克央行持有的股票已经至少占其储备规模的10%。通过QFII这种形式已经来中国股市炒股的挪威央行,其股票投资是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来中国炒股之前,挪威央行的外汇储备已经在全球几十个国家买卖股票,其通过旗下的挪威投资管理公司管理着挪威15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它的股票投资在外汇储备投资组合中的比重已经占到三成。韩国央行此前也表示,已将其持有的QFII额度用于购买中国股票,以推进其外汇储备多元化的长远战略。

  对于中国而言,笔者认为,我国用外汇资产加大购买业绩好的境外股票是用好外储的一条途径。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95万亿美元,这一规模早已居世界第一,占全世界外汇储备总量的三分之一,是日本的三倍之多。巨额的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外汇储备红利,也增加了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风险。如何通过更加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实现我国外汇储备在尽可能低的风险之上的高的收益,显然是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面临的越来越大的挑战。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表示,目前中国外储单纯由外币构成,从国家外储安全角度来看,还应有能够尽快变现的外汇资产作为储备,外汇资产的收益可能大于外币债券。要选择优质的外汇资产,如土地、矿山、森林以及业绩好的上市公司股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也建议,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人“借外储”投资周边地区股市。

  笔者认为,我国外储进入H股市场也是一种投资的好方式。因为,有些H股基本上是国内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再加上这些公司不仅在香港上市H股,而且还在国内上市A股,并且是A股市场的权重股。如果这些权重股在香港走好,不仅能够重拾这些上市公司的信心,也能够提振A股信心。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