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6月16日)是央行第二轮针对“三农”、小微金融定向降准实施的日子,据央行此前通知,部分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这个机会。就在这一天,先后有3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家跨省经营的城商行证实,他们也收到了央行批准降低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的通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释放资金规模依旧有限,但央行释放的信号却令人迷惑,此前言之凿凿的“稳健”货币政策,是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有了新的含义?央行16日晚间明确回应,定向降准范围没有扩大,货币政策取向基本没有改变。言外之意,并非“定向降准”扩容,而是入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已满足原定条件。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认为,货币政策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发挥作用是可以的,但不主张将定向货币政策作用为常态化工具使用,货币政策应与财政政策相配合,而非充当主要工具。
四家银行获批降准
这次,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宁波银行成为幸运儿。不过幸运并非侥幸,作为深耕零售、小微金融的领先军团,这几家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作为第一家上市的城商行,宁波银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该行符合央行降准要求,已获批于6月16日起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15亿元左右,将继续用于小微企业信贷支持。
年报显示,兴业银行小企业客户贷款余额836.56亿元,较年初增长67%。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047.2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77.71亿元,增幅27.69%。招商银行小微贷款余额为3155亿元,较年初增长78%。受此消息带动,银行板块全线上涨。
尽管如此,按照央行此前公布的“小微企业贷款上年增量占全部新增人民币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含个人经营性贷款)占全部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的降准要求,这几家银行也未能全部符合。未经证实的市场消息称,小微贷款各行口径不一,部分银行与央行主动沟通,调整后在统一小微贷款口径下,满足此次降准要求。
“各家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并不统一,有的是认贷,单笔500万元以下贷款算作小微,有的是认经营规模,总资产几千万以下的企业算作小微,因此具备一定的协调空间。”一位银行人士表示。
央行昨日通过官方微博重申,定向降准的范围是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 (不含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多类机构。”
货币政策取向生变?
据四家银行的一季报存款余额粗略测算,此次释放资金约在300亿元左右,两次定向降准释放资金合计不超过2000亿元。虽然规模有限,但定向降准的范围一扩再扩,依然引发质疑。此前央行不论是通过公开发表文章还是接受媒体采访时,均坚定表示目前稳健货币政策没有改变。
但结合新出炉的投资数据来看,莫非央行内部对于当前货币政策的意见出现分化?5月份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并不乐观,尤其是投资数据。当月投资增速17.2%,连续第8个月出现下降。这意味着整体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其中仅基建投资大幅回升2.1个百分点,对冲了房地产和制造业的下滑。
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15日在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新供给2049战略圆桌”上发布研报表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就业稳定和消费扩大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投资,经济增速会下降,就业会受到影响,收入增长会放缓,消费扩大也会落空。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侧重长期引导资金成本下降,近期要侧重适度下调存准和利率。”
宗良认为,货币政策的基本方向仍然是在结构优化方面发挥作用,保证在货币总量不大量增加的情况下,资金不会大量流向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的前提下,取得缓解融资贵、融资难的效果。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两次定向降准,发挥了政策导向的作用,但是力度偏小。现在通过增加几家银行的降准,来对降准的力度进行补充,对扩大投资,稳增长调结构起到效果。
定向降准有待时间考验
在央行今年第一次定向降准实施时,就有市场派人士认为,这种类行政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增加了政策的不透明,对市场难言公平,并且效果也相对有限。
“降准是否真正能够促进实体经济改善?实际上,实体经济的症结在于有些时候政府变成了市场参与者,无法保证公平。企业之间的地位不对等,一些大型企业容易获得资金。在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下,定向降准使得流动性得以放松,还有可能使资金流向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而非真正有效的实体经济。”国盛证券研究所所长周明剑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扩大再贷款、定向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类似的政策工具,正在取代利率工具在货币政策执行中的主要工具地位,这些工具与其他财政政策一起,成为政府“微刺激”经济政策的一部分,显然央行希望通过定向降准等手段激励银行将更多资金投入弱势部门,但其效果仍有待时间检验。
宗良认为,货币政策一定程度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发挥作用是可以的,但不主张将定向货币政策作用为常态化的工具,货币政策应与财政政策相配合,而非充当主力。
巴克莱资本认为,下调基准利率将比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更为有效。在高杠杆率、高债务、借贷成本增加及需求疲软的经济条件下,下调利率将有助于降低债务负担和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