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消费者购买保险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银行仍是消费者购买保险的主要渠道之一。根据2013年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国寿股份、平安寿险和新华保险这三大寿险公司银保业务仍然占据不小的比重。例如,国寿股份去年实现总保费收入3262.90亿元,其中银保收入1076.58亿元。新华保险2013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36.4亿元,银保渠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33.95亿元,较上年增长2.4%。那么,从银行购买保险时应注意什么?
银保姓“保”不姓“银”
银行保险和普通保险产品的最大区别在于销售渠道不同,银保产品是在银行网点销售的。银行作为一家兼业代理机构,只负责代理销售保险,其他售后服务、理赔事项统统由保险公司承担。
但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代理的保险产品往往被冠以某某理财产品之名,这可能会使消费者产生“银行保险”是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的错觉。因此,在此特别提醒消费者,银保姓“保”不姓“银”。消费者在银行办理理财业务时,一定要问清楚是哪家机构推出的,确保自己买的是想要的产品。
产品保障强变现能力弱
按照个人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个人金融资产主要配置在储蓄、证券、基金、保险等几大类金融产品上,保险产品是个人金融资产组合的重要内容。
目前,大部分银行保险产品为投资型产品,包括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等新型人身保险产品。这些银保产品既有投资功能,也有保障功能。以5年期分红产品为例,在保险期限内一旦被保险人发生身故等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会按照约定支付保险金;到期后生存保险公司会支付满期保险金,同时在保险期间有一定红利给付。
需要提醒的是,在分红收益方面,虽然保险合同上都会以高、中、低3个层次的收益来进行演示,但这仅仅是基于以往数据的推演,并不代表实际收益,保险公司的最终分红取决于公司当年的收益水平。因此,红利是不确定的,消费者千万不能只关注预期收益率,也不要将其与储蓄及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收益比较。
此外,和银行储蓄相比,保险产品的变现能力较弱,如提前退保可能会有一定损失。因此,保险合同一旦签订就意味着要长期持有;也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保险的价值,这一点消费者购买前一定要弄清楚。
购买注意3环节
虽然在银行购买保险手续简便,但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存款变保险现象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银保产品能买吗?购买时又该注意啥?
银保产品兼具保障和投资功能,其分红和复利功能可有效应对通胀,同时又具有其他理财产品所不具有的保障功能,适合有这方面需求的消费者选购。投保前,要仔细阅读保险责任,了解准备购买的产品的保障范围是否能满足需要。对于期限较长、要分期缴纳保费的产品,需确认有足够、稳定的财力支付保费,建议尽量避免中途退保。同时,认真阅读现金价值表或退保金比例。通常,投保后各年度的现金价值就是保户在投保以后各年度所能退得的保费。“现金价值”在投保初期往往要小于保险人缴纳的保险费,因此建议投保者不要轻易退保,尤其是两年之内退保是最不合算的。
为了防止银保误导,保险行业设置了3个环节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一是投保提示,消费者一定要仔细阅读抄录,亲笔签名;二是电话回访,各保险公司对个人新单业务统一实施,回访会涉及投保单签名、保险责任、犹豫期权利、退保损失等事关消费者利益的重要内容,消费者要如实回答;三是犹豫期权利,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投保人签署保单回执后15天内可以无条件退保,保险公司仅扣除不超过10元的成本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