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行“补血”背后:凸显主动转型迫在眉睫

2014年06月13日 15:12    来源: 新华网     吴雨

  日前,光大银行成功招标发行了162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今年以来,银行资本“饥渴难耐”,多家银行密集发行二级资本债、优先股,一轮轮“补血”的背后却是银行规模扩张模式不断积聚的风险。仅凭资本扩张的发展之路终有尽头,银行的发展出路又在何方?

  银行利用多元渠道“补血”

  光大银行9日、10日发行二级资本债券,令今年上半年发行二级资本债的银行扩充到10家,发行总额超2000亿元。

  继去年天津滨海农商行试水发行15亿元二级资本债后,不少农商行、股份制银行紧随其后,发行规模越来越大。今年上半年,二级债融资前三位的是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发行200亿元、162亿元和113亿元。

  与此同时,一波又一波的银行优先股方案相继出台。截至目前,已经有浦发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推出优先股融资方案,境内外融资总额约2400亿元。

  银监会国际部副主任王胜邦撰文称,预计未来五年商业银行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工具发行量将超过2万亿元,其中优先股6000亿元,二级资本工具约1.7万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在监管标准趋严、不良贷款大幅攀升、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等因素影响下,商业银行资本消耗加速。“我国银行资本结构过于单一,资本补充渠道较少,为减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银行多会选择二级债券、优先股等发行相对方便的新型融资工具。”

  光大银行表示,目前中国银行业面临利率市场化、经济增速较缓、互联网金融兴起等冲击,该行在利率较低的时间窗口下,选择发行二级资本债券来补充二级资本,不但有效控制了成本,同时也完善了多元化、多渠道的资本补充机制。

  资本扩张:不停地加水又加面

  在银行一轮轮“补血”的背后,折射出整个银行业的资本管理能力不足,以及单纯依靠资本扩张模式的发展道路问题重重。

  “现阶段中国银行业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发展,因此资本需求不可避免。”建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表示,本轮金融危机后,全球加强了资本监管,真正能够制约银行规模扩张的就是资本。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已达157.38万亿元,较2007年的52.59万亿元翻了三番;2013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达8.89万亿元,成为仅次于2009年的“次新高”,较2008年的4.91万亿元,几乎翻了一番。

  “走规模扩张道路的银行都面临着资本压力的问题,资本充裕时就抢存款、放贷款;资本不足时就靠监管套利或直接向市场筹措资本。”黄志凌说,银行在规模扩张道路上,不停重复着“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恶性循环,时间长了会积聚系统性风险。

  光大银行去年底在H股成功上市,融资规模超过200亿港元,预计可以满足未来几年业务发展的需要。但时隔半年,光大银行以发行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

  分析人士指出,相比IPO,银行的融资对市场的“抽血”显然更加令投资者担忧。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16只已经上市的银行股,首发融资金额3202.51亿元,上市后股权再融资金额达4176.01亿元,发债券融资达16254.77亿元。

  郭田勇指出,尽管银行股主要靠发行债券融资,对于二级资本市场冲击较小,但作为一个市场整体而言,仍会存在一定的间接影响。

  仅凭规模扩张穷途末路 主动转型是正道

  尽管中国大型银行的资产规模在国际上名列前茅,但近年来中国大型银行的市值却不断下降,遭遇估值偏低的尴尬局面;而国际大型银行虽然经历了金融危机的重创,但近年来市值快速回升。

  黄志凌表示,国外银行在看重规模的同时还看重资本管理能力,市值绝非仅仅反映资产规模,更主要还是看资本实力、盈利能力、资产回报等指标的变化趋势。

  瑞士信贷银行的报告指出,主要受益于中国利率政策和信贷规模的超长增长,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仍高于20%,但受利率市场化的长期影响,预计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盈利能力存在先下降后回升的过程。

  专家指出,金融危机之后,国外银行受冲击较大,面临很多挑战,因此国外银行痛定思痛,对包括资本补充在内多方面进行改革。但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冲击较小,因此没有因挑战而主动谋求转变。

  不过,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监管改革不断深入,银行业的发展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银行家关注,规模扩张的不可持续性得到普遍认同。

  “我们要借鉴国外银行教训,并不是逃过一劫就暗自庆幸。”黄志凌说,“银行应谋求转型,提升价值创造力,依托自身积累资本,而非一心向市场要资本。”

  瑞士信贷银行的报告也提出:“在金融市场完全开放之前,中国银行业将会面临长期转型的深刻变化……中长期市场化程度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银行将得以胜出。”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