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魏国雄:不良贷款增加过度放贷所致

2014年06月10日 11:06    来源: 中国经济网——《农村金融时报》     张艺良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抬头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多年“双降”趋势的戛然而止,值得银行冷静反思。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风险官魏国雄认为,银行贷款的质量变化同经济周期有着密切联系,现在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主要是前几年经济快速增长时,企业过度投资、银行过度放贷所带来的结果。

  据银监会披露的信息,2014年第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4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41亿元,不良贷款率1.04%,比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从近期新增的不良贷款分析看,基本都是2009年以后发放的。

  魏国雄表示,处于经济运行末端的小微企业,受经济运行波动的影响更大,从1.9万户小企业样本看,其财务费用比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幅高出30.88个百分点,这使得其抗风险的能力降低,现金流难以覆盖到期融资的本息而出现违约增加。因此,一些小微企业贷款占比高的银行或其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也明显要高一些。

  虽然外部环境是导致当前不良率上升的一大重要因素。但魏国雄依旧警示,当前我国银行业存在着风险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信贷业务发展缺乏战略,体制机制不能满足风险管理需要,风险识别和防控过于依赖第三方担保,对集中度风险缺乏有效监管,对融资的关联担保、连环担保风险监管不够到位等问题。

  “比较普遍存在实质风险管理被形式上合规操作所替代的问题,只要形式上合规就给融资,对企业借钱干什么用、用什么钱来还、还不了怎么办等最基本的信贷问题很少考虑。少数银行分支机构还利用内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把本不符合融资条件的借款人,进行合规性包装,弄虚作假来获取银行融资,形成了较大的风险隐患。”魏国雄表示。

  面对当前的复杂情况,无论是银行还是监管部门都不能简单以“堵漏洞”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而是要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改进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管理能力。

  魏国雄认为,现阶段银行的主要风险依然是信用风险,做大信贷总量实际上是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考验。现在每年有10万亿元的新增融资投放,加上几十万亿元存量贷款到期后的重新发放,对后续的信贷风险管理、防控大面积金融风险将带来很大的压力。

  “银行要学会善于选择、善于放弃,避免非理性的信贷增长。对信贷的区域布局、行业布局要有总体规划,不能任由分支机构随意投放。同时,严格实质风险的防控,不仅要严把融资的准入关,还要重视第一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和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魏国雄表示。

  在魏国雄看来,信息时代,应该以大数据思维来改革风险管理方式。各总行要发挥信息集中的优势,整合内外部数据信息,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的复合式动态风险评估和深度的相关关系分析,及时发现其潜在的风险及变化趋势,为分支机构提供信息支持。以此彻底改变单纯依靠经验来评估客户风险,主要由分支机构自行识别、各自防控风险的管理方式。

  此外,魏国雄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监管部门除了应适度控制银行新增融资的增幅,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总量外,还应善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监管重点。尤其是在信贷集中度风险、企业关联信息监管等方面予以重视。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