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央行首用互换货币促贸易发展

2014年06月06日 07:55    来源: 国际商报     王晓

  中国央行将韩元资金借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贸易融资贷款,企业用以支付从韩国进口的货物和服务贸易。专家表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后续动用其他货币互换协议也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首次动用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对方货币,使用中韩本币互换协议下4亿韩元(约合240万元人民币)资金支持企业贸易融资。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认为,在中韩近期政经交流密切的背景下,启用中韩货币互换资金,将进一步提升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合作的水平,两国贸易可用本国货币结算,有助于大幅降低两国货币对美元的依赖,进一步促进两国贸易的发展。

  首次动用韩元资金

  2011年10月26日,中国央行与韩国央行续签中韩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由原来的1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扩大至3600亿元人民币/64万亿韩元,有效期三年。去年年中,中韩两国同意延长中韩货币互换时间至2017年。两国货币当局签订互换协议以来,韩国央行多次动用人民币资金,而此次的4亿韩元是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动用韩元资金。“此前的货币互换只是用海外货币来购买人民币债,一直没有看到中国方面的动作。此次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动用韩元资金,尽管规模在互换资金中的占比甚微,但让我们看到了双向互动的关系和需求的出现,这将进一步提升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合作的水平,充实货币互换的含义。”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此次动用韩元的具体做法是:中国央行将韩元资金借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贸易融资贷款,企业用以支付从韩国进口的货物和服务贸易。有消息称,该笔资金交易已由交通银行成功申请启用,韩国“现代汽车”或成为首个“吃螃蟹”的企业。“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西南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与密切贸易伙伴国签订货币互换关系协议的直接目的就是保证两国贸易关系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降低企业的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随着中韩双方经济规模的增长和贸易活动的日趋紧密,动用互换货币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同时,此举对于后续动用其他货币互换协议也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中韩贸易合作提速

  尽管此次动用的韩元规模在互换资金中的占比甚微,但在中韩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显得意义重大。有分析人士指出,近期中韩政经互动频繁,有升温之势,此举也是体现之一。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韩建交22年来,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飞跃式发展。201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700亿美元,相互投资超过570亿美元。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和进口市场。2014年1~4月,双边贸易额达921亿美元,同比增长6.6%。

  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近日出席中国驻韩国使馆招待会时表示,中韩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并称“中方愿选择韩国作为更加重要的合作伙伴,丰富和深化中韩战略伙伴关系”。

  而近日,中韩自贸区第十一轮谈判落幕。双方继续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进行了密集、深入的磋商,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比中日韩自贸区,中韩自贸区的建设显得更为实际。央行此举应属中韩自贸区第十一轮谈判的成果。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迟迟未能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形下,中韩自贸区有望率先落地。”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后熊园指出。

  “在贸易投资中使用互换货币结算对中韩贸易的促进作用很大。尤其是目前中企在韩国投资较少,韩国企业在华投资较多,此举可以解决韩国在华企业的融资问题,同时扩大韩国企业在华投资。”商务部研究院亚非研究部副主任袁波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当前中韩两国高层互动频繁,两国领导人对达成中韩自贸区谈判都有很强的意愿,都希望很快达成,双方贸易的顺利发展也为谈判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袁波同时指出,中韩自贸区谈判还面临一些困难,比如在产业规则、贸易自由化水平等方面都有各自主张,需要进一步妥协磋商。“如果国内配套条件成熟,相信中韩自贸谈判进程会进一步加快。”袁波说。


(责任编辑: 刘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