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的铁拳治理,终于让中介机构和从业者们感到“后怕”。
“平安证券到现在还没有解禁,足以看出证监会的强硬态度。现在各家投行都把风控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沪上一位资深保代向《金证券》记者透露,他的同事中就有人被拿来“开刀”。“以前保荐的一个项目出事了,去年业绩下滑严重。虽然证监会没处罚,但公司内部停掉了他手上的IPO相关工作,要求先收拾烂摊子。”
危机感弥漫:最怕“老项目”
“我们现在不急着申报新项目,在会项目也只是按部就班继续推进。”上述保代对《金证券》记者直言,比起新项目,老项目的潜在风险更让人感到压力。出于保护投资者的考虑,《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72条规定,新股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证监会可根据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3个月到12个月内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的推荐;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
2013年年底,证监会新规进一步明确,发行人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或上市当年即亏损的,证监会将自确认之日起即暂不受理相关保荐机构推荐的发行申请,并移交稽查部门查处。
“以前出事了大家默认只罚保代,但现在出事了公司也要跟着受罚,所有项目都停止审核,这是公司最不愿意看到的。”上述保代说。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2012年上市的新股公司中,珈伟股份、隆基股份等11家公司都出现了上市当年营业利润同比下滑50%以上的情况,国泰君安、国信证券等券商因此收到证监会警示函。此外,上述业绩变脸公司的保代也分别遭到了3-12个月“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的推荐”惩处。
“有几家投行能保证自己所有项目都是干净的?特别是2009年创业板开闸后,大家一窝蜂抢项目降低了筛选标准。”上述保代对《金证券》记者感叹,“如果新股公司包装过度,业绩下滑很可能成为引爆炸弹的导火索。”
万金油对策:风险尽量夸大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海联讯2011年11月23日上市,次年一季度业绩变脸每股亏损0.0722元。2013年5月,海联讯被证监会通报涉嫌IPO财务造假。值得一提的是,海联讯的保荐机构平安证券目前仍未解禁,由平安证券保荐的在会项目绝大多数都受到了“中止审查”的波及。
同样的危机感在会师所和律所中也有表现。“我们有专门的合伙人风险管理委员会,现在风控这块比以前更严格。”信永中和会师所一位合伙人向《金证券》记者直言。
“问责并非一棒子全都打死。监管层在保代培训会上强调过,只要发行人在招股书中明确具体地提示了业绩下滑风险,或保荐人能够证明自己尽责了,都可以免责。”北京一位投行高管向《金证券》记者指出,现在有些投行会劝说发行人把风险尽量写大一些,甚至直接写上业绩可能下滑50%以上,意图撇清责任。
但这种做法并不被监管层认可。4月28日-29日举办的2014年第一期保代培训会上,证监会发行部二处处长蒋彦“提示”与会保代:证监会在一月份审核会后事项时发现,部分保荐机构在其保荐的每一家企业的招股说明书重大事项提示部分,都会提示发行当年可能亏损,或者每一个风险因素后面都会写“有可能由这个因素导致发行当年的亏损”,而不顾企业的经营情况究竟如何。
不怕等后年:发行人心着急
据证监会早前会议消息,从6月到年底,计划发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并按月大体均衡发行上市。这被市场解读为“新股发行将在6月重新开闸”。据悉,目前已有超过10家企业收到IPO封卷通知,离上市只差临门一脚。按照证监会公布的发审流程,封卷是十大发行环节中的第七步,此后还需经历会后事项审核、核准发行两个流程。
IPO重启时间表靴子落地,新项目申报开始蠢蠢欲动。IPO申报大军已经连续三周扩容。证监会30日晚公布的排队信息显示,深圳市安车检测、江苏广信感光新材料等7家企业在本周新加入IPO申报大军。加上此前两周新增的7家企业,5月已有14家新申报企业。
“虽然证监会提示过不要急着申报,但发行人在催。发行人比较心急,现在大家都在犹豫,希望这时候报材料能先排队先上会。”另一位从事投行业务的人士向《金证券》记者表示,但现在进去肯定不划算,今年的指标只有100家,而排队大军有600多家。“现在报材料,最快也要到后年才能排到。但架不住客户着急呀,估计后面报材料的企业会继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