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26日开始,华北、黄淮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北京、天津、山东、河南等地连续两天以上出现超过35℃高温天气,局地甚至温度可达40℃。
和天气一样迅速火热起来的,还有一款叫做“37°C高温险”的保险产品,假如被保险人所在城市出现的37℃高温日天数超过合同约定的免赔天数,此后每出现一个37℃高温日,保险人将按照5元/天获得保险金。这种高温补贴的模式着实让外界新鲜了一把,但也有人质疑,“高温险”是否会和“赏月险”、“脱光险”一样,仅仅是保险公司的宣传噱头。
对赌“精算师”
以往面对高温天气,我国都是依靠用工单位下发高温津贴来进行补偿。根据国家多部委2012年联合印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就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比如北京地区,室外工作场所作业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室内工作场所作业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
但在某些行业和地区,高温补贴的执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比如有些企业将高温补贴转化为绿豆汤、冷饮等实物服务,或者以效益不好等理由免发高温津贴。因此,部分保险公司开始将目光瞄准“高温市场”,在国内首次推出面向个人的气象指数保险“37℃高温险”。
简单来说,如被保险人所在城市出现的37℃高温日天数超过合同约定的免赔天数后,每出现一个37℃高温日,保险人按照5元/天给付保险金。保期为64天(6月21日——8月23日),每份售价10元,最多每个被保险人可投保99份。
天津市民崔女士给新金融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她花50元钱购买了5份“37℃高温险”。假设在2014年保险期限(6月21日至8月23日)内,天津一共出现10个超过37℃的高温日,即扣除免赔天数4天后(各城市的免赔天数不同),崔女士一共可获150元钱的高温补偿金。“我觉得这两年夏天越来越热,因此拿到保险金的概率很高。”崔女士表示。
但统计数据却显示崔女士过于乐观了。新金融记者查询2013年天津本地气象报道发现,2013年8月为自1951年来最热,但最高气温也只有38.0℃,而且2013年高于35℃的高温天数仅为6天。再比如厦门,有热心网友统计,2011年至2013年的6月21日至8月23日期间,厦门的天气最高温度没有一次超过37℃,最高温度为2013年7月12日的36℃。其他城市的情况也大同小异。
虽说对赌保险公司“精算师”的胜率低得可怜,但消费者购买“高温险”的热情依旧高涨,仅网络销售渠道,截至5月31日购买量已经接近4万笔。
“触网”的烦恼
“你会发现,利用事件推动销售已经成为保险营销大趋势,而近两年保险公司触网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天津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是公司银保渠道负责人,但近两年越来越感到线下业务开拓困难,一是受限于保费增长,业务团队扩张受成本制约;二是监管日趋严格,同业竞争激烈,也降低了线下的利润。
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无疑为处于发展“瓶颈期”的保险行业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市场。比如去年广受关注的“赏月险”就是针对中秋节;“雾霾险”则是瞄准社会对PM2.5的关注度上升;此次“高温险”则是针对可能发生的极端高温天气。问题是,现在许多保险更像是一次“小赌约”,比如去年的“脱光险”,娱乐性更强一些,却看不到保险产品应有的保障功能。
新一站保险网总经理国婷丽也持有相同观点,互联网保险产品应围绕客户需求设计,把噱头掺杂进来对客户认知有碍,也会让保险从业人员迷失方向。“因此,互联网保险不能只从噱头出发,最重要的还是保障功能。”
新金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市场人士认为保险公司“触网”的步伐还是略显保守,“条款简单、易于包装”的意外险成为网销保险的主力。据中国保险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国内共有47家人身险公司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经营业务,网销年化规模保费共计27.12亿元。人身险行业网销产品主要为意外险、寿险和健康险,保费分别为15.99亿元、10.86亿元和0.27亿元。其中,意外险是网销的主打产品,保费收入占比近60%。
“其实仅仅是高温保险,就蕴藏着无限商机,也可以为客户提供切实的保障。”一位保险研究人员告诉记者,日本曾经做过一项统计,酷暑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心理,支配人们的消费行为。气温差1℃都会影响商店的客流量和销售量。比如,对于高尔夫、赛马等室外运动场所,气温过高就会使客户数量明显下降,直接影响经济效益。而对于交警、建筑工人和环卫工人等特殊职业,更是需要能提供切实保障的高温保险。
因此,业内人士普遍呼吁,“保险业推出的类似高温险,如果少点噱头,多点惠民,让群众尝到甜头,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