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昔日的露天铜矿坑,直径达千余米已枯竭
中国经济网贵金属频道5月29日讯 ( 记者 张海蛟 华青剑 )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白银有色”)曾经是中国最大的铜供应商之一,但自1956年开始经营的大矿区在1988年因枯竭关闭。白银的矿业自此日渐衰微。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早在2003年,国家已经宣布白银是一座正在走向“资源枯竭”的城市。
白银有色正面临无矿可采的尴尬,在这关键节点,白银有色披露招股书,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5.68亿股,预计募集资金22.6亿元用于扩大矿山资源储备,提高矿山开采和选矿能力。
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白银有色招股书中对于矿产资源枯竭风险只字不提,有信披违规的嫌疑,投资者权益遭到侵害。”
中国经济网记者拔打白银有色证券处电话0946-8810832,工作人员称,“对于资源枯竭问题不便发表评论。”
白银有色即将无矿可采 大股东中信集团筹划上市圈钱
白银市位于甘肃中部、兰州的东北方,人口170万。明朝洪武年间,官府在此设立办矿机构“白银厂”,当地也因此得名。不过这座矿业城市出产的其实并不是白银,而是铜、锌、铅和硒。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白银有色金属公司1954年在白银市建厂,依托白银市矿产资源,建厂初期铜硫产量、产值和利税曾连续多年居行业之首。
遗憾的是,白银市的矿产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的,白银有色目前的处境十分艰难,2007年底,当地铜资源仅能满足其冶炼能力的5%,铅资源仅能满足冶炼能力的26%,锌资源仅能满足冶炼能力的7%,而且都只能供给5年左右的时间。
2008年3月17日白银市被国家正式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白银市已经成为中国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当地政府和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经济考验。
白银市居民李先生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白银约有60万失业矿工,有180万居民的生活只能勉强满足温饱。白银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中国经济起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当地居民付出的牺牲也很巨大。”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最糟糕的是,由于管理不善,国有的矿业公司在长时间内既没能重组业务,也没有升级技术;既没有培养出本地人才,也吸引不到外来人才。无矿可采之后,地方经济就被打上了死结。”
中国经济网记者调查发现,2007年底白银有色资产负债率160%,负债高达85亿元,亏损累计47亿元。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2008年12月中信集团与甘肃省政府签署了《关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战略投资白银有色集团有限公司有关事宜的备忘录》。
中信集团方面出资32.6亿元对白银有色进行改制重组,成立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集团对于重组白银有色给出的解释是,“中信集团将发力勘探领域加强对上游矿业资源的控制。”
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白银有色矿产资源濒临枯竭,中信集团所说上游矿业资源控制说法很难成立,其战略意图可能是为了重组上市。”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白银有色重组之后不久便开始谋划IPO,为了上市清障,白银有色付出了巨大代价。在环保核查的3年内,白银有色投入5.41亿元治污,而其近三年的净利润总和约为20亿元。
中信集团直接或间接为白银有色提供大量资金方面的支持。
2012年7月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信集团等10家股东单位在兰州签署协议,以私募股权融资方式实现增资扩股30亿元。
知情人士向中国经济网记者透露,“此次签约成为白银有色集团公司加快推进上市步伐、借助外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步骤,面对白银有色的矿产枯竭压力,中信集团可能急于推动白银有色上市融资,一方面减轻自身压力,另一方面将获得巨额股权收益。”
近日,白银有色披露了其招股说明书,拟发行新股数量以区间方式进行,其拟发行新股不低于69,800万股,不超过156,800万股,拟于上交所上市。
白银有色股权结构,上市前其6大股东为:国安集团持股占比35.857%、甘肃省国资委占34.4%、瑞源基金占12.75%、新业公司占6.37%、信达资产占5.97%、中信集团直接持股3.187%。因中信集团和国安集团属于一致行动人,两者合计持有股份占比为39.05%。
此次为白银有色上市保荐的是中信建投证券,中信建投和信达证券是联席主承销商。
证券分析人士徐女士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中信建投是中信集团的子公司,其背后目的耐人寻味。由于白银有色募集资金牵扯到公司本身、券商、基金甚至险资在内的多方利益,因此在询价机制上,可能存在诸多猫腻。”
“招股说明书通常是由控股股东联合中介机构共同完成,由于中信集团的第一大股东特殊地位,可能会出现不切实际的估值问题。”徐女士说。
另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股民称,“中信集团可能依靠大股东身份对其他股东进行打压以求获得利益。遗憾的是,在目前A股市场中,大股东的这种手法非常隐秘,很难被中小股东发现。”
白银有色被逼海外并购 未来发展不被看好
重组后成立的白银有色着力向外投资,国内其他地方和海外都买到了一些资源,包括在南非和秘鲁。
值得注意的,白银有色招股书中也强调,将提高公司资源储量、盈利能和发展后劲,业内人士指出,“白银有色已经意识到资源枯竭对公司严重冲击,无矿可采是公司的首要问题。”
今年5月16日,据兰州晨报报道,白银有色集团旗下的南非第一黄金公司所持有西兰特资产与南非斯班一黄金公司合并,以发行新股方式完成最终交割。由此,白银有色集团南非第一黄金公司持有斯班一公司20%的股份,成为南非第一、世界第八的斯班一黄金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中国经济网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南非矿业企业受罢工影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减产或者停产。南非矿业协会需要定期代表部分南非矿业企业与南非矿工工会、南非联合协会、团结工会就矿工工资及工作条件进行谈判。若上述谈判未能达成一致,则南非矿业企业将面临矿工罢工及与工会产生冲突的风险,并影响白银有色正常生产经营。
资源枯竭使得白银有色不得不走上海外并购这路,然而海外并购存在产业链资源配置、技术发展过慢、进入对方市场等问题。
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未来若境外法律政策和投资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对白银有色盈利能力造成较大影响。”
“地方的文化,与政府谈判的方法,很多潜藏的风险都是合同中难以显现的,即使像国内经验丰富的投行运作这类项目的成功率也很低。”业内人士说。
国内的上市公司收购海外的资产过程中,实际收购价格一般都是虚高的,但在海外一般难以监管和作出真实评估,中资企业往往花了很多冤枉钱。
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网记者强调,“白银有色的优质矿产资源已经枯竭,在这个时期上市除了给股东谋取利益以外,将给投资者带来难以预计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