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惩治南纺股份造假 借鉴华尔街开出六大药方

2014年05月23日 07:12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南纺股份财务造假案令人拍案惊奇,惊奇之处有三:一,近十年来国企造假第一案;二,累计虚构利润高达3.44亿元,最高占当期利润总额的5500%;三,相关责任方所受处罚微乎其微,部分责任人尚未被追责。回想过去,连续多年、大规模财务造假的案例在A股市场层出不穷。这不禁引发我们的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证券市场上的大案。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发现美股历史上也曾造假案频发,且无论规模还是造假力度相比A股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终,来自投资者的质疑,迫使美国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下简称SOX法案),这对遏制造假有重大意义。参照该法案,记者为A股预防及惩治财务造假开出六大药方。不过,外国经验并非灵丹妙药,A股的制度建设最终还需监管层、上市公司以及股东的共同努力。

  《《《

  内部病理

  治理失衡+内控失效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以下简称SEC)的资料,2001年美国政府管理部门调查了112起企业财务报告涉嫌欺诈的案件,较1998年增加了41%。而2002年6月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1/3的美国上市公司存在粉饰利润的嫌疑。对上市公司的不信任,一度导致美国三大股指跌至低点。

  贪婪成为当时美国金融界的一大标签:会计师可以为了审计费而选择做假账,律师为了业务而不惜作伪证,分析师与高管来往过密而丧失了客观性,管理层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顾股东死活,资本市场的秩序被严重扰乱。

  著名案例,如从1999年到2003年5月,当时的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公司(以下简称世通公司)采用虚假记账手段掩盖不断恶化的财务状况;2002年6月,公司内审发现了38.52亿美元的财务造假,SEC于同年6月对此发起调查,发现在1999年到2001年两年间,世通公司虚构的营收达到90多亿美元,截至2003年底,公司总资产被虚增约110亿美元。

  世通公司造假案凸显了企业内部管理的两大显著问题:公司治理失衡和企业内控失效。

  公司治理问题的关键是对经营者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责、权、利的制衡。相应地,公司董事会必须保持高度的独立性才能有效监管管理层。但由于股权过度分散和不稳定,致使股东无法联合起来对高级管理人员实施有效影响。监管力度的降低,形成了“股东弱,管理层强”的局面,造成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独董不独立以及管理层一手遮天的情况广泛存在于当时的美国上市公司。

  企业内控失效是另一个广受抨击的问题。美国反欺诈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在调查中发现,约有50%的财务舞弊事件可以全部或部分归咎于公司内部控制的失败。企业规模越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越凸显。可以说,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与否,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若企业能够有效从财务和管理多方面进行把控,那么财务舞弊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

  在世通造假案中,审计师主动辞职,公司财务总监被解职,公司向SEC支付了高达75亿美元的现金和新公司股票,用以偿付受欺骗的投资者,公司首席执行官获刑25年,其他涉案人员亦被裁定有罪。

  《《《

  外部病理

  审计失责+监管滞后

  内控固然重要,外部审计及资本监管也是有效降低财务欺诈的重要方式。由于审计方失责而造成上市公司明目张胆造假,最终给股民带来巨大损失的案例比比皆是,比较典型的是美国法莫尔公司的存货舞弊案。

  这家公司一直保持着两套账簿,经粉饰的账簿用来应付审计,反映企业真实运营状况的用来自查。创始人莫纳斯虚构存货和利润,夸大实际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以骗取投资。由于外部审计机构只对其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存货监盘,并且会提前数月通知公司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盘点的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

  审计人员在这起欺诈案中饱受诟病,因没有发挥公众监督者应有的职责,被企业牵着鼻子走,无形当中也成为了欺诈的帮凶。该事务所后来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民事诉讼中损失了3亿美元。

  而在安然欺诈丑闻中,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担任其审计师整整16年,安然公司中众多高管也来自安达信。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又从何谈起呢?另外,当时美国一些会计事务所既为企业提供查账服务,又同时为其做账。一项调查显示,事务所来自非审计业务的收入是其审计业务的近3倍。

  审计的独立性本应是一道不容突破的制度防线,审计师失责将导致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成风。注册会计师为虚假信息背书,营造上市公司业绩欣欣向荣的假象,进而使得股价虚高,股民受害。

  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美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极为迅速,金融行业的新事物层出不穷,也日益复杂。美国原有的一套金融监管体系已经开始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步伐,滞后的监管手段也让造假者看到了机会。

  显然,财务欺诈频现的症结并非源于某一个环节,令人生畏的是,整个制度都存在系统性漏洞。从公司本身到企业高管,再到中介机构和监管方,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过度宽松,由此才给了造假者可乘之机。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