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民营银行撬开创新缺口

2014年05月22日 14:37    来源: 中国经济网——《农村金融时报》    

  随着5家首批民营银行的试点,坚如磐石的国有金融为主体的中国金融业体制终于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许多大型商业银行纷纷开始讨论其可能带来的影响。然而,事实上民营银行对于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冲击也将是巨大的。

  以农信社和邮储银行为首的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多年的耕耘已经在农村和县域积累了非常丰厚的网点和客户家底。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客源都较为固定,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受到多少来自外部的冲击。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再加上政策层面的不断扶持就很容易造成这些机构安于现状,而对于创新、对于提高服务水平缺乏动力。

  民营银行虽然从目前来看,还只是分布在粤、沪、浙、津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似乎并非定位于农村。但是随着牌照的继续放开,民营银行的网点选择会不断向其他中小城市发散。同时,随着“三农”领域不断释放出其所蕴含的增长动力,这一块市场也将是民营银行在未来不得不争夺的战略高地。

  不仅如此,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普惠金融的深入以及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普及,农村地区民众的生活水平、理财意识和理财渠道都在不断丰富,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而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农村居民未来将会出现的变化未必有足够的预判,这将造成届时金融服务水平低于需求水平的现实。

  而创新却恰恰是以阿里和腾讯为首的民营银行的强项。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类似支付宝、财付通以及配套的余额宝、理财通成为了手机软件中的标配,高于活期存款的利率以及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被这种高效的金融服务“套牢”。民营银行通过技术投入完全可以轻松绕过农村金融机构长期安享的地缘壁垒,把农村存款吸走。除此之外,注重客户体验的服务意识也将成为民营银行抢夺农村市场的重要筹码。

  因此,虽然短期看来,民营银行无论在网点分布和客户定位上都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并无直接冲突,但长期而言,随着“三农”领域在未来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民营银行必将加入到这块市场的“肉搏战”中,而农村金融机构也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

  我们认为,民营银行的开放对于整个金融业态的丰富和完善、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它也将像互联网金融搅局传统金融那样,抢夺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份额并刺激他们进行创新。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客户流失的可能性,顺势而为的创新,加上充分把握和发挥自身独有的优势将是免遭淘汰的法宝。不过无论如何,这样的竞争越惨烈,“三农”发展所受到的金融支撑就越有力。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