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企公开招聘关键要明确罚则

2014年05月19日 14:45    来源: 山东商报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文,要求促进公平就业,其中,“国企应公开招聘应届生,公示拟聘人员”广受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桂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社部正制定具体措施,拟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信息发布的范围、公布渠道,以及招聘工作的流程等内容,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5月18日《北京青年报》)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每一个就业岗位都充满竞争。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已经实现公开招考与公开招聘,一些被曝光的“萝卜招聘”案例得到了纠正。但是国企用人犹如雾里看花,很不透明;一些效益较好的国企特别是垄断国企用人几乎形成了体制内循环。除了权力阶层与职工子女,普通百姓子弟很难进这样的国企就业。

  前不久就有报道说,数千名大庆油田职工及其亲属到大庆油田公司门前聚集,抗议公司改变职工大学毕业子女包分配制度。大学毕业生“包分配”也早已成了历史,石油行业依然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接班制度,闭门内招职工,不由得让人产生恍若隔世之感。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规模屡创新高的“最难就业季”,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国企应公开招聘应届生,公示拟聘人员”广受关注并不难理解。人社部尽快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国企用人规则与招聘工作流程,改变国企就业世袭现状,无疑很重要。

  但是“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好规定关键在执行。公务员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早已白纸黑字写入了法律法规,“萝卜招聘”的消息仍然不断传来。国企公开招聘能否切实得到落实,还有待观察与验证。

  国企变成权力阶层与内部职工子女的就业自留地,实际上是把公众排斥在公共服务之外,少数人对公共就业岗位的侵吞,这不仅影响到普罗大众的朴素感情,更是突破了社会公平底线。让特权土壤固化、板结。当然,要解决就业世袭问题,我们不能指望国企干部职工“良心发现”,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改变特权思维惯性,用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主动坚守权力边界。

  从根本上讲,国企公开招聘只是一种离公平更近的就业形式,要真正实现就业实体正义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现实就业生态中,除了赤裸裸的内部招聘、内部子女“包分配”以外,以公开招聘之名行内部招聘之实的“萝卜招聘”现象也非个别。为了把国企公开招聘落到实处,还要出台配套实施细则,明确违规招聘的处罚细则与法律责任,并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的公开监督,提高法律制度具有执行力,用法律制度的力量逐步把国企用人扳回公平公正的轨道。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