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沪铜1405交割只剩3日 多头耍开迫空三板斧

2014年05月13日 08:34    来源: 证券时报网    

  还有3个交易日,沪铜1405合约便要交割了,但这个合约上仍有2.5万手持仓。如果全部进行交割,则需要5万吨的电铜运至交易所仓库。沪铜5月合约强势会如何演绎,6月是否会继续上演?

  多头的“三板斧”

  沪铜多头凭什么逼迫空头就范呢?从目前市场状况来看,多头至少有“三板斧”可资利用。

  一是多头多为冶炼厂和贸易商,他们掌握大量的现货货源,通过拉高电铜价格,便能获得现货和期货的双丰收。从冶炼厂和贸易商之前一系列行为影响来看,现货市场确实出现持续供应紧张的情况。冶炼厂方面,由于沪伦比值持续下滑,一度达到6.8,所以有出口资质的炼厂选择了将产品运送至保税区。仅3月至4月,江铜、金川、铜陵等6家企业合计出口了15万吨的电铜。贸易商方面,国内迈科等大企业不仅没有逢高出货,反而在市场上采购了部分货源。这便使得铜现货升水持续徘徊在高位,五一前升水便一度高达1500元/吨。

  二是终端消费行业的低库存经营策略,大幅增加了需求弹性,为铜价上涨提供了便利。以电铜使用最多的线缆行业为例,由于企业多以订单进行生产,所以普遍采用“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那么企业的经营风险敞口主要是原料价格。2011年以来,铜价持续回落,企业采购周期短库存量低便成为常态。但是,这种策略一旦面临货源紧俏、价格上涨,企业往往会加大采购,进而拉高升水,他们便成为空头行情的助推者,虽然他们自己并不愿意。

  三是4月、5月的铜消费比预期好很多,成为多头的助力。3月开春之后,铜材就进入消费旺季,且3月铜价大幅下挫也刺激了铜材终端的提前消费。其中,铜管企业消费表现最为突出。得益于制冷消费旺季效应和价格大跌,3月后空调企业开始大幅为5月开始的国内消费旺季备货,铜管订单也大量增加。SMM调研的4月铜管加工企业开工率运行在88%一线。其次是占用铜量过半的铜杆终端线缆行业,随着天气转暖,各地工程陆续推进,前期中标订单逐步进入交货期,无论装饰用线订单,还是工程电力订单,均出现了一定回升。SMM统计的4月开工率便有76%。

  目前,铜市场无论现货供应、下游采购行为,还是消费情况,都为多头逼迫空头就范打下了基础。4月铜市已预演了一次逼空行情。那么,本次行情较4月又有哪些不同呢?

  4月合约交割前,长江现货升水保持在200~300元/吨,仅15日升水升至500元/吨附近,但16日便转为了贴水。而5月合约交割前,铜升水500~1000元/吨成了常态,五一前一度高达1500元/吨,而且这种升水还建立在期铜上涨了1000余元的基础上。对比交割前4天的持仓量,4月合约有2.13万手的持仓,而5月合约有3.06万手的持仓。分析库存情况,上期所仓库的电铜库存从4月初便持续减少,总量从17万吨减少至目前的9万吨;而上期所的期货库存量则更为稀少,目前仅5862吨,仅可用于1172手合约的交割。

  在4月最后4个交易日,铜价从47000元上涨至49000元。而5月合约,不管是现货紧俏程度、升水幅度,还是现货月合约持仓量及上期所库存量,都更有利于多头逼迫空头就范。所以,我们不妨按照4月合约最后4个交易日上涨2000元的幅度预测5月,那么,目前49000元的铜价则至少能上冲至51000元。

  6月强势难持续

  按照上文的分析,6月是否仍会有如此大幅的升势呢?我们仍从本轮逼空行情的基础说起。

  货源问题是形成逼空的先决条件。5月紧俏的货源使高升水成为了常态,但是6月供应势必会有所缓解。在5月合约交割完成后,电铜供应势必变得宽松,这必然会压制升水。而且,目前沪伦铜3月比价已回到7以上,现货比价也在7.2左右,后期进口及保税区报关电铜肯定会有所增加。从最新的4月进口的未锻造铜及铜材45万吨来看,较3月41.8万吨有了一定增加,这将有助于缓解现货供应问题。

  预期6月供应改善的同时,消费却不能延续回升势头。

  笔者了解到,多数企业对订单良好的延续性表示不乐观。特别是进入5月后,铜价反弹至48000元以上,市场看空情绪浓厚,消费跟涨意愿不足,企业以按需下单为主。其中,铜管企业尤为明显,因为5月全国降雨降温,空调行业并未如预期般火爆,6月订单受到很大影响。同时,铜杆及线缆行业的订单也未达到预期,而今年5月初国家电网的订单才公布。

  进入6月,支撑逼空行情的基础条件都会出现变化,尤其是在供应改善、消费回落之后,多头动力必将大幅减弱。6月,如果多头逞强也达不到5月的幅度,甚至不会出现。所以,笔者认为,现货升水在5月交割后必将回落,幅度约在200~700元/吨;而近远月价差必将回落,但仍为反向市场的概率较大。


(责任编辑: 宋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