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马蔚华:传统银行与互联网企业本质上是优势互补的

2014年05月12日 11:53    来源: 中国电子银行网    

  “首届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互联网金融主题论坛”于2014年5月10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网作为本次主题论坛的承办单位。作为今年的国内顶级互联网金融论坛,众多业界大佬出席并发表精彩讲话,央行、银监会监管层详解互联网金融监管要义,银行行长与互联网金融新兴代表现场交锋。纵论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监管与创新,共同展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未来之路。

  

  永隆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马蔚华

  永隆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马蔚华认为,一切利用互联网在网上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就叫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和互联网企业做金融,本质上看,这是一种优势互动,相辅相成,他们形成的挑战对双方进一步改革发展有利。要把挑战作为一种正能量,促进金融的发展,也促进互联网企业本身在金融领域的发展。

  马蔚华:刚才几位的观点我都非常赞成,互联网金融现在的确很热,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是互联网企业做金融,实际上商业银行很早就用互联网做金融了,所以,我们权且承认这个概念,但是我觉得真正的意义就是用互联网这个技术形式做资金的融通,凡是这个都应该叫互联网金融。

  虽然我不当行长了,到哪个论坛,媒体和同学问的问题基本都是互联网金融,我本来是当壹基金的理事长,问问慈善公益的事儿,结果没人问。现在互联网金融热度很高,尤其在学校和媒体这儿,我经常给企业家讲,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他们关心的好像不太是互联网金融,他们关心的是怎样得到低成本的融资和怎样能顺利的上市,问这个问题的比较多。我是清华的学术委员会,五道口学术委员会,我今天还是按照这个题目讲互联网金融。

  刚才他们几个讲的我很赞成,互联网企业做金融和银行用互联网形式去做业务,这之间我觉得没有根本的对立,我们经常把它说成是颠覆性的创新。颠覆性创新是有的,像现在比较火的小米手机,叫“屌丝逆袭”,还有特斯拉叫“跨业打劫”,这个说颠覆性还有可能。传统银行和互联网企业做金融,他们最本质的我认为应该叫优势互动,相辅相成。他们之间有挑战,这个挑战对双方进一步改革发展有利。我们可以看看他们成长的过程,实际上传统的银行用互联网做业务,做互联网金融很早就有了。刚才樊大志行长讲了,最早的商业银行是用IT计算机、电子商务,是做渠道,做制度、电话银行,接着以后就是做产品创新,这个产品创新已经做到移动支付要取代信用卡,然后还有用微信做金融,这都应该是传统银行利用互联网金融做产品的实践。现在也有一些银行用互联网搭建商务平台,可能他觉得互联网企业做金融,我们金融也可以做互联网,就出现了商务平台,这也是它发展的一个思考过程。

  互联网企业做金融也是由来已久的,我记得八几年的时候,因为互联网是从IT开始的,那个时候比尔盖茨当时就想,因为银行两大功能,一个是融资中介,一个是支付的平台。所以,既然我把设备租给你,我自己来吧,比尔盖茨很早就想做直接软件公司,80年代就要取代银行的支付业务,后来由于银行游说联储就没让他成功,但是比尔盖茨当时放下一句话,说你们传统银行如果不改变,就是21世纪要灭绝的恐龙。当时我到招行对我刺激很大,我一直受它的刺激把互联网运用到商业银行了。

  现在很多商业银行的网络替代率都超过80%,招商银行做零售业务网上的替代率超过90%。所以,这些IT企业一直到90年代,我们当时的支付网关是靠第三方支付,后来有了银联以后,这几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就消失了,然后2004年开始有了支付宝,我觉得互联网企业做金融,为什么到现在能够风生水起这么热,他有一个过程,首先是大的生态环境,做金融也有一个生态环境,这个生态环境就是我们使用互联网的网民越来越多。十年前我们只有五千万,现在六亿多,网络的普及率十年前百分之四点几,现在46%,都翻了十倍,所以,这种互联网的需求创造了一个巨大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就有物种的出现,我觉得互联网的进取精神应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首先,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因为我们传统的银行按照大数原理把资源都投入到最能给它带来效益的那个头部去了,长尾理论的头部,我们忽视了那些零星的碎片,频繁发生的小众的,也就是在弱势群体的空间里,由于你忽视,有了金融生态以后,它就应运而生。所以,首先是第三方支付,在你服务不到的地方应运而生,它适应了这些小型的零片,然后到一定程度,比如支付宝搞了七年,沉淀了大量的交易数据,阿里小贷认为通过这些交易数据,我可以判断客户的风险,完全可以用互联网做信贷。接着就是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而且这些客户和互联网的黏度增加,他要在这个基础上的产品同样可以生效。他一步步进入了整个金融领域。

  我觉得我们这些互联网企业开始的表现是对用户价值的再挖掘,因为这些互联网企业他们流量变现最开始主要是门户网站搜索,还有社区平台,靠广告这些流量变现,后来他们发现这些流量变现光是这个还不够,这些沉下来的流量还可以有更大的用处,他们就发现金融一是盈利比较高,二是比较标准化。他们就把互联网这些流量和金融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产生了这么多的金融产品。互联网企业不断进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传统银行学习的。

  再有,他们也赶上了由于新生事物监管的空白,监管当局对新生事物也是采取一种扶植和容忍的态度,发展到一定时期因势利导,才能建立制度,才能规范,才能防范风险。所以,这样就给互联网金融发展,特别是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条件。当然,互联网金融出现以后,对传统的银行原来的一统天下确实有很大的挑战。一是职能端,传统银行的业务首先是支付,第三方支付每年百分之百的增长,现在已经快五万亿了。二是融资,互联网融资,P2P,还有网上信贷。三是理财财富的管理,余额宝这种财富也对银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四是负债端,这是银行脱媒的加速器,由于现在银行的存款利率还是管制的,但是银行体系外的金融市场越来越发达,余额宝的利率有人说收益率是6%,活期存款是3.5%,谁都愿意去余额宝。对银行的负债是个比较大的冲击,银行又用协议存款的价格把它买过来,银行也觉得这个事儿很窝囊。

  这些所有的表现最后到盈利上还是有些影响的,虽然现在影响不大。所以,过去可能我们把这些直观的挑战,这些脱媒,份额的侵占我们看的比较重,实际到目前为止,互联网金融他们形成的份额还是很小的一个部分,我们看到在将来按照未来的观点,我们说像Facebook它有九亿多实名制的客户,如果按照现在分析的话,有搜索引擎,有云计算,有征信体系,有移动终端,这九亿多实名制的客户,有资金供给的,有资金需求的,可以在网上直接就完成了供需的平衡,因为它可以实时定价,可以在终端完成,但是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境界,我想在可以看到的未来还很遥远。所以,我们银行看到互联网对我们的挑战,在这些份额上现在还不是令我们感到很危机的,我觉得我们现在对互联网的认识要超出现在这些业务层面的,这几点我们应该特别感到对我们的挑战还是挺大的。

  第一,因为互联网金融,特别是大量的第三方支付的发生,它这个模式的第三方支付的客户完成已经离开了银行的账户,实际上它切断了银行和客户之间原来的直接联系。所以,我们可怕的不是第三方支付夺取了你多少份额,而是它把你银行和客户之间的联系切断了,我觉得这是我们首先感到危险最大的。如果一个银行失去了对客户直接的联系,就没办法分析客户的习惯和需求,一个金融机构如果不了解需求的话,它可能是最危险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的消费方式,比如柜台、客户经理介绍,它是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使金融服务的可获性、及时性、便利性成为消费者的主要选择。这样互联网金融就进入了消费者日常的生活。现在互联网金融有一个应用场景化,就是把看起来似乎没有关系的应用跟具体的场景结合起来,以场景为出发点,把用户的需求改变成为他们很有趣的,很有吸引力的这种方式。比如腾讯的抢红包,背后实际上是绑定信用卡账户。所以,它这种场景化的营销就使客户体验大大增强,这就远远比银行的柜台和客户经理的介绍更能使客户的黏度增加,这个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第三,互联网金融因为互联网是互通互联的,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开放性,它这种开放性就使客户和我们的银行能够直接的进行交流,我们过去传统的银行内部的渠道还是比较封闭的。为什么现在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有众筹、众建、众创,这个平台是开放的,银行跟客户同时可以设计产品,可以同时开发产品。所以,这样的话就使他的产品更加符合市场,这比银行封闭的产品再去营销市场要更加符合客户的需求。这也是我们传统银行应该看到的。

  第四,互联网金融,可能我们觉得它更加普惠,更加民主,更加考虑到小众。所以,它可能更广泛的联系各种各样的客户,过去传统的银行实际上一块钱绝对不会理财吧,互联网就把一块钱的这些零星的集中到一起,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团购吧。但是它就满足了这些普惠金融的需要。所以,它能更得到社会广泛的大家的拥戴。我觉得我们现实的份额的分流,现在不足以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但是这几个方面,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商业模式给你带来的挑战却是值得我们传统银行深思的。我觉得我们现在需要在这个方面受到启发。

  我们特别应该看到互联网金融和我们传统的金融,现在是各有特点,传统银行的优势是资金的优势,是经验的优势,尤其是风险管理,是渠道的优势,而互联网金融他们是具有创造力,想象力,能够用大数据和后发优势,我觉得他们之间有不同的目标客户群。所以,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应该寻求一个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道理,不要过多的把对方看成敌人,应该看成是一个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金融的本质在于提高社会资金的配置效率,互联网虽然在虚拟的空间能够拉近距离,但是它不能带来人性化的一些关怀,虽然能产生海量的数据,但是目前还不能提供综合化的。所以,我们做传统银行的我们怎么用互联网的思维来迎接挑战,所以,我的观点,传统银行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是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的优势互补,这个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这样做了,就会使我们的金融服务面更加扩大,我想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谢谢。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