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不要把创业板办成第二个纳斯达克

2014年05月07日 07:21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阎 岳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总书记的此番谈话中国资本市场建设同样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建成相对完善的基础制度,但必须进一步改革拓展广度深度,此时,尊重中国国情、不断拓宽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发展方式,显得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创业板市场可以作为试验田,进行中国式资本市场发展道路、制度乃至理论方面的探索。

  近期,各方对创业板表现出更多的迷茫。2013年,创业板指数不为主板下跌所动屡创新高,让一些人难以理解。于是,创业板被一家券商的策略研究员调侃为“妖孽”。今年2月下旬至今,创业板指开始下行,于是市场又惊呼“狼来了”。

  依笔者看来,创业板本不是“妖孽”,而是一些人看待创业板的心态有问题: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创业板,只好将之进行“妖魔化”处理。

  笔者以为,判断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既要看企业财务指标,但也不能惟财务指标论。因为,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看的是预期,若过分强调当前的盈利能力,则有点本末倒置的嫌疑(在这一点上,纳斯达克与国内创业板是相同的)。当然了,假如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出现明显问题,其投资价值则另当别论了。

  那么,该如何“定位”创业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呢?

  目前,创业板准入门槛已经降低,再融资也将成行。这意味着创业板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创业板将成为金融和科技的对接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融资规模不足的现实问题也将部分得到解决。

  可以预见,创业板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肩负这一历史使命的创业板,受到资金的追捧是理所应当的,其估值和市盈率高一些也是完全合理的。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曾撰文称,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次转型,都与资本市场息息相关。现在,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A股市场、创业板都应勇于担当历史重任。当然了,在这个进程中,一定要做好上市公司监管,一定要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

  在经历了去年火爆的上涨行情后,创业板的全貌又是怎样的呢?深交所刚刚发布的2013年度股票市场绩效报告显示,2013年收益波动率和分时波动率均为45个基点,略高于2012年水平(43和40个基点),但整体未超出合理水平。波动性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创业板波动性有所增加,收益波动率从2012年的46个基点升至50个基点。

  该报告显示,2013年创业板综指全年上涨74.7%,交易活跃度的大幅增加改善了板块的流动性,其冲击成本从2012年的22.2个基点上升到19.3个基点,流动性指数为176.7万元,比2012年(114万元)大幅上升。但由于创业板仍然以小规模公司为主,流动性表现仍略低于主板和中小板,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这其实就是创业板的真实写照:一方面波动性上升,另一方面则是流动性仍显不足。

  这其实也是中国经济的真实反映:GDP增速虽已主动下滑,但企业的创造力还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

  这其实也正是我们推出创业板的初衷:为更多的中国制造转换为中国创造提供一个平台。

  在创业板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别人的好经验不妨继续“拿来”,但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从本国经济出发,为本土企业服务,为本国投资者着想。

  最后,套用北大哲学社会科学系教授叶朗的话就是:纳斯达克办得好,但那是为美国经济转型办的,创业板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而办的,我们不能在市场建设上处处照抄纳斯达克。我想,创业板如果办成纳斯达克第二,一定不是好事,而是很危险的。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