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同仁堂阿胶陷“质量门” 年初涨价三成遭质疑

2014年05月07日 06:4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7日讯(记者 臧允浩)年初刚宣布提价30%的同仁堂阿胶,却于近日被媒体曝出质量问题:有媒体称,经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北京同仁堂的阿胶样品原料质量相对较差。

  不过,事后同仁堂发表声明称,“该批号阿胶生产过程符合GMP要求;同时我们对该批号产品的企业留样产品进行了复检,结果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据悉,同仁堂于2009年发力阿胶业务。虽然与东阿阿胶、福胶等品牌相比,同仁堂属后来者,但凭借其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同仁堂阿胶销售额逐年增长,产品定价亦水涨船高,今年初同仁堂更是紧随东阿阿胶提价30%。

  有业内人士称,“一边涨价,一边却暴露质量问题,这难免让人质疑同仁堂的阿胶产品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更令人担忧的是,同仁堂质量问题近年来呈频发之势。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从去年起,就有广州、天津多地曝出各类质量问题。这无疑与同仁堂“老字号”、“高端品牌”的形象相悖。

  对此,中国经济网记者多次致电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但截至发稿前无人接听。

  同仁堂阿胶质量差?

  4月29日,《消费者报道》称,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在代表阿胶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L-脯氨酸”上,北京同仁堂的阿胶样品未达国家标准,其数值低于国家标准10.0%为9.5%——这意味着其原料质量相对较差。

  据了解,阿胶的主要原料是驴皮,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按中医药理论,具有补血止血作用。驴皮的质量高低也决定了阿胶质量高低,不过,在市场上,由劣质皮料或者以其他动物皮冒充驴皮的假阿胶事件时有出现。

  为验证市场热卖主流阿胶产品的质量,此次《消费者报道》送检的6个品牌8款阿胶块产品,包括东阿阿胶、福牌、同仁堂、太极、东健等品牌,检测了“四种氨基酸含量”和“鉴别”两个品质项目。

  “四种氨基酸含量”的选择,是根据2010年新版《中国药典》规定:阿胶中L-羟脯氨酸、甘氨酸、L-脯氨酸、丙氨酸这四种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不得少于8.0%、18.0%、10.0%、7.0%。

  “驴皮中这几种氨基酸的含量与大多数动物皮相比要高,可以真实地反映原料驴皮和阿胶的品质。”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李博表示。

  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徐新军博士也解释,这四种氨基酸在阿胶的水解产物中是最多的,对这四种氨基酸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可增强阿胶质量标准的可控性。

  据报道显示,此次媒体送检的8款产品中,唯有同仁堂在L-脯氨酸这项指标中低于《中国药典》规定的10.0%。

  不过,对于《消费者报道》这一检测结果,同仁堂于4月30日在官方网站回应称,“首先我们对该报道涉及批号的阿胶进行了生产全过程的回顾和自查:该批号阿胶生产过程符合GMP要求;该批产品生产所用原、辅料均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使用;该批产品出厂检验结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标准,同时我们对该批号产品的企业留样产品进行了复检,复检结果为L-脯氨酸含量10.6%(国家药典标准为不得少于10.0%),符合药典标准。

  同仁堂还透露,本着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企业负责的原则,我公司将安排该批号产品送国家权威药品检验机构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将另行公布。

  高端品牌之惑

  目前,我国阿胶市场格局暂时稳定,东阿阿胶主打高端,福胶则牢牢抓住了中低端市场,而以同仁堂、太极阿胶等为代表的后来者,则正瓜分掉剩下的阿胶市场。

  2012年,福胶集团董事长杨福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2011年,阿胶块市场总销量近6000吨,福胶销量2300吨,东阿阿胶的销量为1400吨,剩余份额被其他阿胶企业瓜分。按此计算,东阿阿胶和福胶两家企业的销量加起来已经占到市场的六成以上。

  不过,对于后来者同仁堂而言,其阿胶产品销售额增速着实不慢。2009年,同仁堂开始发力阿胶业务,归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2011年,同仁堂科技阿胶块的销售额就分别达到了5000万元和9000万元,2012年阿胶块的销售额过亿。

  在销售额获得稳步增长后,同仁堂开始提价发力中高端市场。2012年,东阿阿胶的阿胶块出厂价和零售价提高10%,《新快报》报道,提价后,同仁堂科技的阿胶块价格从每斤570元达到690元,双方价差缩小为135元。

  而在2013年东阿阿胶的屡次提价中,同仁堂科技并未跟进,但是,在2014年初东阿阿胶提价后,同仁堂科技迅速跟进,提价30%,将终端产品价格提高到每斤898元。

  与此同时,同仁堂也开始迅速扩大产能。2012年11月,同仁堂科技在河北设厂,扩产800吨,加码阿胶争夺战。

  不过,同仁堂阿胶与东阿阿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安邦咨询医药行业分析师刘忠堂表示,同仁堂阿胶具有较大品牌优势,同仁堂旗下的连锁药店也是一大竞争优势,但是目前同仁堂阿胶块的销量不高,预计2013年只有200吨左右,和东阿阿胶、福胶年销量2000吨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北大纵横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表示,不管价格高低,其实各品牌阿胶的生产成本都差不多,其生产门槛也不高,阿胶市场更看重品牌、营销等方面。

  “同仁堂作为老字号,拥有较高知名度。在阿胶产品上,同仁堂希望借助自己较高的品牌溢价能力抢占市场。然而,阿胶产品是单方制剂,进入门槛低,更多考验一个企业的营销能力,但这正是同仁堂的软肋”,史立臣分析称。

  在史立臣看来,对同仁堂更不利的是:近年来同仁堂质量问题不断,这与同仁堂老字号、高端品牌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

  根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今年被曝光阿胶产品质量较差外。去年一年同仁堂就先后三次被曝出质量问题。

  2013年1月,广州销售的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被指添加甘露醇,受到质监、工商等部门的查处,甚至连卫生部也明确指出其使用的相关添加剂属非法添加。据悉,小剂量地、合理地、短期地应用甘露醇,可起脱水利尿作用,对需要的患者是有益的。但如果加入食品中,让普通消费者长期服用,其后果必然是弊多利少。

  2013年4月,在天津药监局的一次检验当中,同仁堂地黄被检出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项目不合格。在核实之后,公司方面称:该批号为100110720的地黄并非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公司生产,与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健民大药房无业务往来。

  2013年10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二季度药品质量公告,对102家药品生产企业、1238个药品经营企业和418个医疗机构的886个品种4509批次药品进行抽验,其中81个品种197个批次不合格。在这份名单中,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榜上有名。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