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中行、农行、建行、平安、光大、兴业、北京、交行、中信等多家上市银行相继披露了201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在净利润方面,多家银行均以两位数的增速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银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一季度银行净利增长略超市场预期,但业绩较高增速的背后也潜藏着拨备覆盖率大幅下滑隐忧,预计今年银行不良贷款率将持续上升。
银行净利增长超预期
此前多家券商机构预计,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互联网金融步步紧逼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业绩增速或大幅下滑。但大多数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仍维持在“两位数”。
最先披露2014年一季报业绩的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50.54亿元,同比增长40.82%;中国银行披露的一季报数据显示,该行今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53.6亿元,同比增长13.88%;农业银行披露的一季报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农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34.3亿元,同比增长13.65%。数据均高于市场预期。
北京银行发布的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单季实现净利润45亿元,发展规模与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其同时发布的2013年年报则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该行总资产1.24万亿元,较去年年初增长20%,增速在已披露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二。全年实现净利润135亿元,增幅15%。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报数据显示,在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背景下,几家国有大行的净息差水平有所反弹,并助推一季度净利润保持较高水平。农业银行披露的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末,农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34.3亿元,同比增长13.65%。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47%,同比上升0.19个百分点。净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11%。
业内人士指出,多家公布一季报的银行净利差和净息差均出现上升,或源于银行调整贷款结构、提高资金运用率,从目前低利率转向收益率比较高的领域。此前房地产贷款利率打折、下浮现在基本都转为上浮。但长期来看,银行净息差水平仍处于下行通道。
预计不良率仍将上升
在净利增长的同时,上市银行资产质量不容乐观。中国银行一季报显示该行新增不良贷款大幅上升。截至3月末,该行不良贷款总额为803.20亿元,较去年年末大增70.2亿元,几乎相当于2013年全年78.23亿元新增不良贷款额度的90%,同时不良贷款率也从去年年末的0.96%上升至0.98%。
平安银行一季度不良贷款余额达81.05亿元,较年初增加5.64亿元,增幅7.47%;不良贷款率为0.91%,较年初微升0.02个百分点。平安银行方面表示,该行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商业,受部分钢贸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出现一定程度反弹,但钢贸行业贷款占贷款比重较小,整体风险可控。
北京银行一季度不良贷款率为0.65%,与2013年持平,未见上升。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表示,不良率的上升是处于经济换挡期全行业面对的情况,“我们主动进行风险管理,风控把握的相对较好”。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与不良率相比,不良贷款余额变化反映的问题则较为严重。进入2014年之后,资产质量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扭转,局部行业、局部地区的风险暴露仍在上升。分行业看,周期性行业不良率相对较高,批发零售业、制造业仍是不良贷款主要集中的行业,占全部不良贷款的比重接近60%。制造业中,机械、金属加工、纺织及服装均是需要关注的领域。社会关注度一直较高的房地产业,不良率低于平均水平并相对稳定,短期内不会成为主要风险来源。
银行力推“类余额宝”
互联网金融的步步紧逼,是目前各家银行绕不开的话题。昨日,北京银行行长张东宁透露,正在进行中加基金“类余额宝”金融产品的内部测试工作,力争今年5月实现新产品上市。
此前,中信银行携手嘉实基金、信诚基金推出“薪金煲”业务,并开放给客户签约。在这一产品中,客户只需一次性签署“薪金煲”业务开通协议,设定一个不低于1000元的账户保底余额,无需客户“主动”购买,账上“保底余额”之外的活期资金将每日自动申购货币基金,最小认购额为0.01元,从而最大程度提高闲置资金的收益水平。而当客户需要使用资金时,也无需再发出赎回指令,便可以在全国各家银行的ATM机上直接取款或是POS机刷卡消费。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银行推出这种‘类余额宝’产品,或许就该轮到互联网‘宝宝’喊苦了。”银率网分析师毛亚斌认为,“类余额宝”产品不仅是银行用来对抗互联网“宝宝”的武器,还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吸引客户开设存款账户,间接推动信用卡等其他银行产品的销售,并且银行推出类似产品的条件也非常成熟,因为很多银行都有自己旗下的基金公司。
相关新闻
央行: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
部分行业、领域和地区的风险有所积累
本报讯(记者 杨汛)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对2013年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认为,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机构实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稳步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金融体系整体稳健。
2013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需求平稳增长,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财政收入持续增加,政府债务水平总体可控,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货币金融环境基本稳定。报告认为,2013年我国银行业、证券期货业和保险业总体运行稳健。银行业存贷款平稳增长,资本质量较好,拨备整体较为充足,盈利增速放缓。但部分行业、领域和地区的风险有所积累,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同业、表外、理财等业务潜在风险应予关注,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证券期货业业务创新取得积极进展,监管改革稳步推进,基础性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但部分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一些证券公司负债增长较快。保险业资产规模继续增长,保费增速逐步回升,经营效益大幅提高,偿付能力充足,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进,保险监管继续改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但财产险业承保利润下滑,人身险业流动性压力较大,消费者投诉有所增加。
报告表示,今年将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继续优化直接融资工具;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风险传递;加强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建设,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市场化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