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份,基金经理的集中变更火爆上演,截至上周末,三周时间共有63只基金变更基金经理。基金业频繁的人才流动,一直以来备受诟病。
“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这话说得虽然有些偏颇,但中外基金研究证明基金经理的更换对基金投资风格和基金业绩确实有明显影响,从而成为造成基金业绩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基金经理的成熟和稳定是一家基金公司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最重要因素。
这里说的成熟,也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基金经理的公募基金管理经验要丰富,投资研究能力强。
笔者认为,成熟的基金经理至少经历两轮牛熊市周期,如此算来,至少要有七八年的公募基金任职时间。在我国公募基金业,这样成熟的基金经理少之又少,更多的则是仅有一两年管理经验的基金经理。《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独家推出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经理平均公募管理时长排行榜”显示出,仅有35家占比四成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经理的平均累计公募任职时长超过3年。
我们虽然没有对海外基金经理任职年限的权威统计,但较长的基金发展历程是他们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普遍较长的基础。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第一只正式的开放式基金,如此算来,美国基金历史已经近90年,而其中更是不乏投资管理基金年限超过30年甚至更长的基金经理们。
不过,投资是科学也是艺术,并非积累时间越长业绩就越好,需要勤奋、聪明才智还有运气的综合作用。所以,笔者并没有一味强调基金经理的公募管理时长,只是想探讨如何让更多的老基金经理们留下来。
这里说的稳定,也就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基金经理变更率,要低。三周时间就有63只基金变更基金经理,足以说明我国基金经理居高不下的离职率,并且,越有年资的基金经理越容易流失。每一次基金经理的离职都会给基金业绩与公司运营带来一定的冲击;对投资者而言,自己持有的基金频繁走马换将,也无疑是最坏消息。
笔者认为,人才激励机制的缺失,一直是我国公募基金业发展的软肋。只有实现基金经理利益和基金业绩的捆绑,才能实现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持有人三方共赢的局面。虽然目前已有基金公司在股权激励上有所突破,但未成规模。在美国共同基金业,不论持基计划还是股权激励都是被广泛采用的基金经理激励手段。
归根到底,只有激励手段多一点硬一点,才更能有效增强公募基金经理的行业与公司归属感,降低基金经理出走他方的概率。基金投研团队趋于稳定,投研“成熟”也便顺理成章。
(赵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