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天津滨海欲打造京津冀金融第二极

2014年04月15日 07:3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近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早已从概念炒作转化为主题投资,尽管相关概念股被炒至高位,但对这一主题的关注并未停止,反而向着更细分的领域演绎,例如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就加快了对接首都资源的脚步。据相关媒体报道,北京瑞华、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等一批优质的北京企业已经进驻,随着会计服务示范基地的建成,更多的企业将聚集于此。天津滨海中心商务区更提出了全新的概念,即打造京津第二金融街。分析人士表示,在京津冀规划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北京新机场、通州、曹妃甸等区域概念都或多或少获得了资金青睐,预计接下来京津冀的聚焦点或将顺势转移至天津滨海新区。

  金融业转移瞄准天津滨海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日前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加快了对接首都资源的脚步。据相关媒体报道,北京瑞华、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等一批优质的北京企业已经进驻,随着会计服务示范基地的建成,更多的企业将聚集于此。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相关负责人认为,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金融业转移的机遇,中心商务区重在发挥天津传统贸易优势、港口物流优势,发展金融贸易、各类现代服务业,包括专业服务业,以及与互联网相关的新兴服务业和科技研发。为此,其对中心商务区提出了全新的概念——打造“京津第二金融街”。

  据介绍,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是首批落户中心商务区的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主管仇远表示,选择落户在中心商务区,是希望能承接北京金融业的转移。按照行业规定,为防止恶性竞争,一般不允许会计机构在一个城市设两个分所,对于很多已经在天津市区开设了分所的事务所来说,很难在新区再开展业务。而中心商务区会计服务示范基地的建立,最大的利好就在于会计行业取消了这种限制。

  在日前举行的2014年工作会议上,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提出了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主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攻坚总部机构、传统金融、现代金融、软件信息、中介机构、互联网、教育医疗、科技研发、商务会展、影视文化艺术10大领域,打造“北京高端服务业基地”的发展思路。

  中心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史继平认为,中心商务区的优势与机遇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区位优势。新区在环渤海区域内处于重要位置,同时也是东北亚重要的部分。中心商务区不仅立足于国内,更立足于国际化。其次在区域定位上,中心商务区的定位为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再次是产业优势,目前入驻中心商务区的企业很多都是服务于全国、服务于北方的,比如保理企业、租赁企业。此外,于家堡高铁开通后到北京仅45分钟,交通非常便利。低密度的办公居住环境与大体量的配套建设使中心商务区具备了承接人口、产业转移的天然优势。

  打造“京津第二金融街”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史继平说,在基础设施配套日趋成熟的情况下,中心商务区有能力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是金融板块。一方面,于家堡是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具有“先行先试”的效果,要发挥承载国家金融改革、金融创新方面实验基地的作用,银行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板块尤为适宜。另一方面,于家堡在建项目严格按照金融写字楼的标准建造,金融写字楼硬件要求非常高,项目品质上来看无论外立面还是内装都是国际一流的。此外,约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央企总部在北京,但其业务板块,科技板块、二级总部、功能性总部已经无需挤在北京,完全有可能转移。在这方面,中心商务区也具有很好的市场条件,目前在响螺湾投资开发的三分之一是央企,如五矿、中海等。

  史继平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已经落户中心商务区的北京机构有138家,国有公司有61家,占比44%;民营公司有77家,占比56%;其中分公司共33家,世界五百强企业10家,国有五百强企业12家。按照类别划分:金融类企业有79家,其中传统金融企业9家,现代金融企业有70家,注册资金共计708亿元。史继平对于中心商务区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概念,即中心商务区将打造“京津第二金融街”。

  京津冀规划推高区域房价

  近来,“京津冀一体化”对楼市的影响逐渐显现,保定、香河等环京城市的楼市出现热销现象。在滨海新区,一些热点楼盘房价也开始出现上涨趋势,这令不少原本还持币待购的刚需一族纷纷入市购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上月末滨海新区新建商品房的成交量为310套,其中塘沽区域表现活跃,共成交196套,环比增加10.11%,均价为9463元/平方米,环比增加1.98%。业内人士分析,期间塘沽区域成交量明显上涨和“京津冀一体化”政策有一定的关系。

  靠近开发区的中国塘项目,主推精装修中大户型,一位销售主管介绍,该项目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商务、娱乐配套综合体已经开建,因此房价也将调整。“3月初均价大约1.6万元/平方米,4月初将上调到1.75万元/平方米。”

  热点楼盘小幅提价但仍热销的现状,也促使部分刚需消费者出手。对于这种现象,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从长远发展看,系统性政策利好预期对滨海楼市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具体到是否会出现普遍性量价齐涨的状态,还需要看后续落地政策对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际影响。

  2013年,滨海新区的新房市场在一片成交“翘尾”的热闹喧嚣中实现了顺利收官。根据相关统计,2013年全年滨海新区新房市场成交商品住宅数量为20443套,环比2012年上涨超过两成,均价达到了9285元/平方米,涨幅超过了7%。回顾2013年,新区的新房市场始终保持了一定的热度,颇具实力的老项目集中发力、平价新项目的“新鲜上市”都让区域新房市场的活跃度得到了明显提升。展望已经到来的2014年滨海楼市,随着滨海核心区更多中高端项目陆续进入到集中开盘期,改善型需求客户也将成为新房市场上的重要成交力量,进而带动滨海新房楼市在成交结构和成交价格上发生一定的改变。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