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讯(记者 陆敏 实习生 莫桥妹)自去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来,在利好消息刺激下,自贸区概念股反复活跃。不过今年以来这一题材热度有所降低。截至4月14日中午,海博股份、上海物贸年初至今分别上涨24.40%和19.03%,涨幅居前,而长江投资、上港集团、外高桥等多只股票跌幅超过9%,其中长江投资年初至今跌幅超过28%。
从首批政策出台的措施来看,政策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华龙证券研究员曹明认为,从改革进程考虑,自贸区的设立毕竟还是一种出于制度创新的尝试,改革红利的释放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短期内行情将会告一段落。“虽然短期板块出现调整,但从长期来看上海自贸区效应还将持续发酵。”曹明表示。
“上海自贸区不是针对单一城市的‘政策红利’,而是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上海自贸区试点短期内主要受益的区域集中在自贸区内部,以外高桥地区为核心扩展至洋山港临港新城与机场保税区;随后将辐射至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区域。在相关行业中,与自贸区直接相关的贸易、航运、港口、物流、建筑、地产、金融等领域受益最大。
政策面上,一系列配套细则正密集出台。继去年12月2日央行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后,今年4月9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上海自贸区调研时进一步指出,自贸区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人民银行将全力配合做好自贸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而据上海金融办主任郑杨近日在中国(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发布会上透露,一行三会已经出台51条金融支持自贸区有关政策细则和措施。
李慧勇说,“上海自贸区的意义不是简单的空间意义上的28.78平方公里土地,而是定位于新时期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服务业开放,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自贸区未来还有巨大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