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热门网帖引发理财思考 “宝宝”里存钱人不在了钱咋办

2014年04月14日 08:05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赵本山的小品里说,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钱还在,人没了。这样一个让绝大多数人看过哈哈一笑的段子,却引发个别有心人深刻的思考———近日,一则“钱全部放在宝宝里,如果突然出现意外身故怎么办?”的帖子在某理财论坛里讨论火热,并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比如说:我有好几张银行卡,还有基金账户、银行理财产品、股票、信托,一旦发生了意外,应该怎么让家人知道呢?我存的私房钱,老公/老婆倒是不知道,但是应不应该让其他人(比如父母)知道呢?

  先不要讥讽这样的悲观主义,这实际上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而且很多人也曾为此有过担心,只不过往往只是一个念头一闪即过,不会引发真正的对应行为。但话又说回来,未雨绸缪,其实也未尝不可。成都商报记者 吴宇宸

  ●一个问题

  买了余额宝 需要立个遗嘱吗?

  近日,网友“花溆”在某理财论坛上发布帖子提出疑问:“钱全部放在宝宝里,如果突然出现意外身故怎么办?”并表示“虽然大清早发这样的帖子有点晦气,但我自从现金全部放在宝宝里之后,就一直在担忧这个问题,我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的养老钱也被我放在宝宝里,当然他们是农民也没有很多钱,20万差不多,我自己10万,全部放在现金宝和余额宝里,他们都不知道我账号和密码,如果我哪天突然出了个意外身故了,这个钱就不知道到哪去了,谁都找不到了。是不是要写份遗嘱啊。”

  这种“钱还在人没了”的担忧,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并得到众多回应和讨论,有很多网友都表示曾担心过这个问题。比如网友“丁小丫”就说:“我也有过这样的担忧,毕竟人有旦夕祸福。”还有网友给楼主支招说,直接把用户名和密码告诉父母,让他们记在某个地方,有的网友更直接建议说要写遗嘱。但楼主对此表示,年纪轻轻就立下遗嘱,似乎也不太合适。

  而一位网友的回复更受到“膜拜”:“我每个季度都会更新自身的财务情况,并且把账号密码通过排列组合告诉亲人,并且有2张备份单在银行保险柜,而且还有具体的‘万一’———就是万一我遭遇不幸了,所有保险的理赔金额和步骤,房产的具体操作,都有详细的交代。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天有不测风云。”

  网友的担忧不无道理,现如今,谁身上没有几张银行卡,或者开个股票账户,或者买个余额宝什么的,这么多的账户,如果家人不知情的话,发生意外了怎么办?但反过来又牵涉另外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账户和金融资产信息,都要告诉自己的家人呢?

  ●一个方案

  知晓相关信息 可通过法律途径要回投资

  从安全角度分析,前述网友所说的每季度更新财务状况、并在银行保险柜放置备份单的做法确实能防范意外,立下遗嘱的方式也不错。但碍于传统,这样的做法可能会让一部分人觉得麻烦或者晦气。那么,按照多数人的现状,如果发生意外身故后,家人应该如何找回相关账户的资产呢?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余额宝的客服,在线客服人员表示,如果发生投资人意外身故的情况,只要家人知道有投资余额宝,联系余额宝或天弘基金,就可以办理退款。

  对此问题,律师表示,若法定继承人知道投资人的相关信息,可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查询,通过规定流程要回钱,如果机构不予配合,还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令,调查相关机构是否有该投资人的资产,并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例如,某人身故了,他的家人知道他在某银行开设有账户,就可以到这家银行去查询,把钱要回来。但是如果家人不知道账户的存在,那就很难办了,不可能每家银行、每家证券公司都去查一遍。”

  那么,如果有资金无人认领,是不是就该归机构所有呢?该律师表示,对于机构来讲,这种因投资人身故而无人认领的资产属于不当得利,并不能归管理方所有。

  ●一段故事

  “黑”掉的账户:犹太人与瑞士银行之争

  瑞士在1934年制定了西方第一部银行法———《银行保密法》。根据该法,任何储户都可选择自己认为妥当安全的方式在瑞士的银行开户存款。储户被允许使用化名、代号或数字来代替真名实姓。不但开户存款时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而且取款或转账时银行也完全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章程办理。但在《银行保密法》可靠的背后,却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不可靠因素:假如存款人突然去世,生前既没有交给银行遗嘱,临终时也没有机会把取钱的密码告诉家里人,那他的这笔存款就将永远呆在瑞士银行里取不出来。

  事实上在二战时期,一些走投无路的犹太人纷纷将大笔财产亲自或通过中间人存进了瑞士银行。后来这些犹太人中的多数在集中营里惨遭杀害,而他们在瑞士银行里的账号和密码也随之一同化为灰烬,致使相关户头上的资金变成了无人认领的一笔笔“死账”。此后几十年里,瑞士银行一直以《银行保密法》为挡箭牌,不主动采取措施向幸存者或其继承人归还财产。

  上世纪90年代,一些国际犹太人组织和部分美国国会议员纷纷抨击瑞士银行企图发不义之财,“黑”犹太人的巨额存款。迫于种种压力,瑞士国家银行和相关银行被迫设立了二战期间犹太人受害者赔偿基金,放宽无人认领财产的认领程序,对犹太人进行赔偿。1998年,瑞士几家主要银行与国际犹太人组织达成一项协议,由瑞士银行一次性出资12.5亿美元建立一个基金,用来赔付早已死去的犹太人存款账户户主的亲属和后裔。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