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0日,IPO重启以来上市的48只次新股中,有45只公布了201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8家预亏。虽然业绩“变脸”是个老问题,可在监管部门对信息披露要求空前严格背景下,新上市企业业绩为何仍然大幅波动?这其中金融中介机构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金融中介裹挟炒新热情
在8家预亏公司中,除了牧原股份和金一文化是2014年出现首亏,其他6家亏损企业早在2013年就出现了明显利润下滑。按照相关信息披露要求,6家企业均在上市前一天预告了今年一季度亏损。
以东易日盛为例,1月17日,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中预计,企业2014年净利润为-5158万至-3224万之间,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20%-50%。1月28日,绿盟科技称,预计企业2014年一季度净利润在-2200万至-270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27.08%。
尽管投资者提前获知公司亏损消息,回顾公司上市当天表现,6只股票均因为达到新股上市首日涨幅限制,出现“秒停”。像绿盟科技的个股更是被多家机构强烈推荐,目前股票价格较发行价已经翻番,动态市盈率达到250倍。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新股发行在停顿一年后重启,金融中介积极推荐裹挟着投资者的炒新热情,让新股表现大幅起落,出现股价与企业业绩脱离的不理性行情。
西南证券首席分析师许维鸿认为,目前大多中小投资者缺乏独立判别企业财务状况的能力,只能通过金融中介的评估报告来了解企业业绩。
业绩修正雾里看花
如果说这6家的亏损还让市场有点心理准备,另外两家的亏损就是直接“变脸”了,而牧原股份则更有代表性。
3月29日,牧原股份发布一季度业绩修正预告称,公司一季度将亏损4500万元至6500万元。在此前公司1月27日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中预计,2014年一季度较去年同期变动幅度在-20%至20%之间,也就是净利润应该达到1756万至3498万之间。公司方面称一季度预亏主要原因是生猪价格下跌超过预期,加之公司由于首次公开发行相关事务发生了部分费用,导致公司一季度经营出现亏损。
二级市场迅速反应,在3月31日周一开盘当天即出现跌停,随后两天连续下探。戏剧性的是,4月3日当天,公司发布了一份详细的澄清公告,形势随即出现了变化。
在此份澄清公告中,公司对几个受到质疑的重要财务数据一一进行说明。首先,针对公司2013年毛利率迅速下降的质疑,公司表示,2013年上半年生猪均价低于2012年同期以及小麦、玉米等价格大幅上涨是导致净利润收窄的主要因素。其次,针对料肉比为何远远低于同行的质疑,公司解释,由于计算口径、饲料差异等因素使得料肉比指标即使在行业内部也不具备可比性。另外,与子公司披露主营业务数据为何“打架”?公司认为,仍然是统计口径原因。
中金某投行部人士表示,尽管企业给出了自己的逻辑,但公司申请上市材料中的业绩数据与同行业相比确实存在异常。关于近期对公司财务方面的相关质疑其实在公司上市前就已经存在,部分行业研究员当时对饲料的高转换率也持怀疑态度,但仍然给予了推荐买入建议。“农业板块很久没有上市公司了,研究员们理所当然地给了好评。”该人士表示。
“连坐”规则失于宽泛
业内人士皮海洲表示,现行的会计准则给予企业较大利润调节空间甚至作假机会,在对上市企业盈利要求没有改变前提下,投行、会计事务所等专业机构拥有协助企业“做靓”业务的动力。
如何斩断利益链条?将业绩变脸与中介机构“连坐”的制度曾经被认为新股发行改革以来打击业务作假的重要尝试。相关政策规定,一旦“发行人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或上市当年即亏损的”,相关保荐机构将受到牵连,暂不受理相关保荐机构推荐的发行申请,并移交稽查部门立案稽查。
对于此项规定,皮海洲表示还不够严苛,“公司和相关机构调节利润方式多样,简单规定‘下滑不超过50%’留下的操作空间还是太大。”许维鸿则建议,下一步改革中可以允许中介金融机构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对于中介机构协助作假应当加大惩罚力度。
不论业内人士持何看法,对于牧原股份的说辞,投资者们选择了“买账”。3日和4日两天,牧原股份股价累计上涨了5.87%。(经济日报 记者 郭文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