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靠购买理财产品获得一定收益,没想到一年过后一分钱没赚到,竟然倒亏41.1万元之巨,苗先生觉得自己实在是难以接受。日前,苗先生带着他和恒生银行签订的理财产品认购协议来到本报,投诉恒生银行杭州分行“像设赌局一样让客户亏钱”(详见本报2014年4月1日13版报道)。
苗先生2010年前后开始购买恒生银行的理财产品,一开始投入的资金才几十万元,后来由于理财经理不断追着他,推荐各种产品,就越买越多。2013年1月下旬,他在该行购买了“步步稳”系列理财产品,投资本金高达411万元。
虽然购买前银行承诺这是个很好的产品,但到了今年1月底,产品到期赎回时,苗先生却遭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一年亏损本金高达10%,也就是41.1万元。
苗先生认为,他之所以遭到如此大的损失,是因为在购买“步步稳”的过程中,恒生银行杭州分行没有充分告知他产品的相关信息。他质疑该银行侵犯了客户的知情权,有误导与欺诈他的嫌疑。
在与该银行几番协商失败以后,苗先生向本报求助,希望记者帮忙居中协调。此外,苗先生也多次向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局投诉部门反映此事。“我在2月上旬就去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局投诉了,当时和另外两个也买了该理财产品的朋友一起去的。3月底时,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包先生曾承诺一定会在4月上旬给我们答复,结果却没影了。”
苗先生质疑道,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局承诺会在两个月内给出处理意见,现在两个月时限已过,为何迟迟没有说法。
日前,本报记者多次联系恒生银行杭州分行,希望核实此事经过,但银行方面一直强调不便透露与客户有关的情况,也始终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昨日,记者联系上了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局投诉科处理此事的工作人员包先生。
对于苗先生的质疑,包先生解释:“虽然苗先生第一次的投诉时间是2月8日,但当时没有提供相应证据。所以,我们正式受理的时间是2月中旬。按照规定,在正式受理后,我们是要在两个月内给投诉人一个答复,但现在还没到两个月呢。”
包先生昨日强调,苗先生反映的事情该局一直在调查,也已经有了一定成果,近期一定会给苗先生一个答复。
当记者问及调查结果时,包先生表示,负责调查的并不是他本人,结果现在也还没有反馈到他这里,所以他无法告知记者具体情况。
到底恒生银行杭州分行有没有“像设赌局一样让客户亏钱”?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局的调查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本报将继续追踪报道此事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