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兑付风险频发信托业现寒流

2014年04月11日 08:28    来源: 深圳商报    

  近几年爆炸式增长的信托行业最近迎来一股寒流。今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融资规模环比下滑超过四成,行业不时曝出兑付风险事件,个别信托产品兑付延期已达数月。

  用益信托在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集合信托发行数量1285款,发行规模2103.85亿元,与去年四季度3483.66亿元的规模相比,环比下滑约40%。成立情况更不乐观,一季度集合信托成立1367款,成立规模1692.35亿元,环比下滑约43%。这样的下滑幅度宣告信托行业野蛮生长时代的终结。

  其实,信托行业疲态早有显现。银监会数据显示,2013年信托资产规模虽然突破10万亿元,但增速趋缓。2013年行业同比增速为46%,结束了自2009年以来连续4年超过50%的同比增速。2013年前3个季度环比增速连续下降,这是2010年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有信托公司人士表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公司对风险控制越来越严格,业务开展也变得谨慎,早两年那种“甩开膀子放手干”的情形已不复存在。

  此外,今年以来中诚信托、吉林信托、华润信托等信托公司出现的兑付危机或者本金亏损事件,也使得投资者心态发生变化。

  “信托市场正遭遇寒流。”渤海证券分析师康凯说,主要原因一是持续推出的监管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影子银行的增长;二是从中诚信托到超日债违约,一系列风险事件导致市场信用风险水平上升,投资者风险偏好快速下降;三是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大幅萎缩。

  “今年信托行业发展前景并不乐观,矿产和房地产信托产品面临兑付压力。”申银万国研究报告如是指出。

  美银美林预测,信托违约的下一个高风险期将在4月到7月之间,第一次真正违约可能是矿产相关产品。此前的中诚信托、吉林信托兑付风险事件均是矿产信托引发。

  而房地产信托历来是信托高风险区,近两年曝出的信托风险事件中,房地产占比超过一半,今年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因为“刚性兑付”潜规则盛行,信托一度成就了“高收益零风险”的投资神话。但风险与亏损事件频频上演,宣告神话终结。这样的背景下,信托产品还能放心购买吗?

  业内人士表示,总的来说,信托行业有着相对完善的制度保障和严格的监管。银监会2007年修改了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集合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对信托公司提出了严格要求,随后又推出净资本管理办法,对信托公司管理信托财产上了“资本枷锁”,防止其无序发展。未来还将建立恢复与处置机制、行业稳定机制等八大机制。

  而信托公司出于声誉考虑,一旦风险出现,也会想方设法处置,尽力维护投资者利益。与近两年异军突起的基金子公司“类信托”产品、有限合伙制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比,信托产品因为公司风险偿付能力强,相对更有保障。

  但投资者必须牢固树立“卖者有责基础上的买者自负”意识,全世界没有一个金融产品只有高收益而没有风险,不论信托行业曾经怎样实现了刚性兑付,这种畸形的状态都不可能长期持续。信托投资者需要详细了解产品信息,风控措施,根据自己的投资实力、承受能力,购买符合自己投资偏好的产品。(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