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力行/摄影
本月以内,非上市保险公司将集中披露2013年的年度信息。在年度信息披露中,险企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业绩,也必须将“家丑”公开。从过去三年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来看,其透明度、可靠度都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今年,期待质量更好。
得分“中不溜”居多
为回答保险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如何这一问题,中央财经大学精算研究院利用“熵模型”方法对各保险公司披露的2012年度信息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大多数保险公司的信披质量位于合格线之上,但在准确、充分、可靠等方面都尽善尽美的极少。
记者了解到,信披质量的研究涉及到117家保险公司,包括35家中资寿险公司、23家外资寿险公司,38家中资财险公司和21家外资寿险公司。评价指标涉及四大类,包括行为角度的及时性;内容角度的准确性、可靠性、一致性;信息量角度的充分性,以及信息合格角度的完整性、可靠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人身险公司的信披质量平均得分为87.3分,且得分集中在85-93分。其中,得分低于85分的寿险公司有10家,位于85-90分之间的有33家,得分高于90分的有15家。
财产险公司的信披质量平均得分为84.7分,比人身险公司得分均值低2.6分,说明财险公司信披质量整体上不如人身险公司。其中,低于80分的财险公司有2家,位于80-85分之间的有38家,位于85-90分的财险公司有16家,高于90分的有3家。
从中资险企和外资险企的得分上看,目前寿险公司的信披质量相差很小,中外资财险公司的信披质量还有一定差距。38家中资财险公司的得分均值为84.27分,21家外资财险公司的得分均值为85.49分,二者相差1.22分。不过,2011年的险企信披质量对比显示,外资险企质量高于中资险企,这一状况正在得到改变。同时,信披质量最终得分与险企规模大小也没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一些小型险企得分较高而一些大型险企得分较低。
“从绝对分数上看,各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得分都较高,主要是对参数进行了一些调整,在保持各保险公司相对排名不变的情况下使大家的得分比较好看些,是希望给险企更多鼓励。”负责险企信披质量研究的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张宁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他表示,从整体结果看,各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符监管要求,但离“满分”仍有一些距离。
基础信披是失分项
“从保险公司的失分项来看,大多数并不是因为核心信息存在问题,不少是由于较为基础的信息披露存在不足。”张宁表示,他认为,要补上这些失分项对险企来说并非难事,同时也希望险企在今后的信息披露方面能更加透明,尤其是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公司的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应该给予更多的披露。
例如,2012年非上市险企年度信息披露后,媒体就发现并报道了诸多“问题”年报。其中一家险企误将利润表计数单位“元”写成“万元”,导致其净亏损被放大一万倍。这一错误被诸多媒体报道后,该公司随即发出致歉声明并进行更正。
同时,两家险企的首页年报编制日期显示为“2012年4月15日”和“2012年4月26日”,这意味着两家险企提前预知了全年业绩。
此外,安信农险首次发布的2012年度信息报告存在关键信息缺失,其财务报表重要项目的明细中,货币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详细内容均为空白,在本报记者提出疑问后,对方称是word转换成PDF格式时出了错,随后悄然更新年报信息。
由此可见,在一些细节方面,险企的信息披露还不够严谨。不过,这些信息看似细小,却也重大,关系着人们对一家险企的基本认知,以及对其信披态度的感受。
研究结果显示,险企在基本信息披露、披露时间、财务信息、风险管理信息等项目上失分较多。有的险企在规定的4月30日之前未按时披露信息,有的险企对监事的简历披露不完整,还有的险企对表内重要事项的明细和表外业务的说明不够重视,导致失分。
“一般来说,按照监管规定,必须披露的信息险企都会披露,标准化项目的披露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一些非固定格式的内容,各险企披露的程度有较大差异。”张宁表示,今后,希望险企能做到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对公司的治理结构、信用评价、社会责任评价等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披露。
他指出,部分表外业务看似对公司当前发展影响不大,但其效果可能在一两年后,对这类表外业务,险企应进行充分的披露。同时,保险与消费者密切相关,但险企的运作,保险产品的设计又涉及到复杂的专业,一般消费者难以理解,所以,险企应该更加注重信息披露的及时、准确、充分、可靠,通过这一方式也可以建立起消费者对险企的信任,形成品牌效应。
本报将持续对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的方方面面给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