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IPO在审企业面临大洗牌 四种情形致新股中止审查

2014年04月09日 08:22    来源: 金陵晚报    

  IPO新政摇摆不定,600余家在审企业备受煎熬。

  对新申报企业给出“合理把握申报时间”的建议之后,证监会又将目光投向在审企业。

  4月4日,证监会官方微博公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止审查的情形》,申请文件不齐备、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受限等四种情形下,发行企业将被中止审查。

  “监管层明确了申报过程中的各种‘意外情况’,可能是希望一部分拟IPO企业自己退出。”沪上一位投行保代对《金证券》记者分析称。资料显示,截至4月3日,IPO排队企业总数缩至675家,今年以来已有28家企业离开在审名单。

  3个月不更新“踢出局”?

  据证监会披露,申请文件不齐备,发行人主体资格存疑或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受限,发行人披露的信息存在重大质疑需要进一步核查,发行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或者其他导致审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四种情形下,新股发行企业将被中止审查。

  上述文件中,证监会更是进一步指出,“发行人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且逾期3个月未更新的,直接终止审查。”

  财务资料3个月不更新将被“踢出局”?立刻牵动投行和拟上市公司的敏感神经。“证监会新政策一出来,投行圈的人肯定是最先扒出来研究的。”上述保代对《金证券》透露,当天(4月4日)晚上11点多,几个同事还在一起讨论,是中止审查后3个月,还是超过财报有效期3个月?

  该保代坦言,“按照目前的规定,IPO申报材料的有效期是6个月。在审期间,企业一般需要按时更新半年报和年报。证监会说财务资料逾期3个月不更新将终止审查,应该是指企业中止审查后不及时补充半年报和年报数据的情形。”

  28家企业终止审查

  证监会最新公布的信息显示,中航文化、上海保隆汽车、天津一商友谊等7家企业IPO申请在上周被终止审查,这一数据创下了今年以来单周终止审查企业数的新高。至此,截至4月3日,IPO排队企业总数缩至675家,今年以来共有28家企业退出IPO申请。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中航文化审核状态为“已通过发审会”。该公司在2012年6月通过发审会审核,其主营业务为广告代理业务,背靠央视,业绩不乏亮点。不过,公司对单一大客户的过分依赖也成为市场诟病的焦点。

  “就连已经过会的企业都离开了IPO队伍,足见监管层的态度,希望一部分质地欠佳的企业能自己主动退出。而这次的年报更新,就是一次洗牌的好机会。”前述保代表示。

  与此同时,IPO“零申报”也已延续17周。“最近打听并购借壳的拟上市企业明显增多,新申报企业报材料无望,在审企业排队时间又太长,大家都希望能找到新的渠道。”南京一位中介机构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寻求壳资源的拟上市公司信息,涉及广告影视、食品、环保等公司,“壳费”普遍在3亿-5亿元。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