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A股反转不能寄望政策利好

2014年04月03日 07:1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曹中铭

  最近一段时间,监管部门推出的利好让投资者有目不暇接之感。如市场资金方面,Q FII持股比例由20%提高至30%将引来百亿活水;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入市的保险资金首次超过8000亿元;制度建设方面,优先股制度出台,新股发行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创业板IPO办法改革以及创业板再融资制度开始征求意见等。当然,这些利好都无法与“国六条”相比。

  “国六条”主要包括: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培育私募市场、推进期货市场建设、促进中介机构创新发展、扩大资本市场开放等六个方面。可以说,“国六条”切合了市场当前的实际,顺应了市场发展的要求。早日推出注册制乃众望所归,培育私募与扩大开放,均与引入资金有关,但就是这一被投资者寄予厚望的利好,却在市场面前碰了“壁”。

  当年“国九条”出台曾被解读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正是因为有了“国九条”,几年之后A股才迎来了大牛市行情,上证指数创出了至今未逾越的历史性高点6124点。但“国六条”的际遇与“国九条”明显不同。其公布当日,上证指数似乎没受什么影响不涨反跌0.18%;下一个交易日下跌幅度则扩大到0.83%,成交量也有所放大;第三个交易日股指再次下跌,成交量再次放大。无论是市场对“国六条”视而不见也好,还是遭遇到投资者的误读也好,股市并未因之而亢奋。

  A股市场对利好的反应,有一个从最初的“条件反射”到最终麻木的过程。股市诞生后最初几年,低迷时的股市对利好的反应非常灵敏。其时,证监会主席的一句话、一个表态,都能引发股市的上涨,后来个人影响力减弱,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接捧”,及至后来,一些临时性的利好开始不起作用,市场甚至出现无动于衷的现象。“条件反射”消失的背后,说明市场在走向成熟,投资者在走向成熟。因此,对于此次“国六条”被市场无视,投资者根本不应感到奇怪。毕竟,“国六条”是否属于重磅利好,市场才最有发言权。

  当前的A股市场,已不再处于一个利好就能左右的时代了。市场上违规行为频出、错误定位的延续、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严重不力,等等,决定了A股市场还不是一个公平的市场。在制度缺陷与市场机制多方面的弊端下,利益集团从市场中大肆窃取利益,而广大中小投资者不幸一次又一次成为埋单方。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投资者对股市树立有效的信心。而一个投资者丧失了信心的市场,又如何不低迷?又如何会不连续“熊霸全球”呢?

  目前的A股市场不是说出个利好就能实现反转的问题,而最需要的是打造公平,最需要的是真正切实保护好投资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当违规行为都受到了严惩,当中小投资者不再处于弱势地位,当A股变成了一个实现了公平的市场,无须什么利好,投资者也会有信心。如果再碰到“国六条”的出台,市场不兴奋那才怪呢。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