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央行近日公开表示抓紧推进“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之后,昨日(3月25日),多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已经收到央行条法司下发的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入会申请表。据了解,该协会首批发起成员除阿里等涉及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巨头外,也包括部分知名的P2P网贷平台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等。
协会有助于理清行业秩序
此前《每日经济新闻》曾报道,3月19日,央行在京召集腾讯、阿里、宜信等涉足金融的互联网公司召开座谈会。多位与会人士向记者透露,央行将牵头成立一级协会——互联网金融协会,且已基本获得国务院批复,不久将挂牌。
之后的3月24日,央行在官方网站回应互联网金融监管时首次公开提到,要处理好政府监管和自律管理的关系,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抓紧推进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成立。昨日(3月25日),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司已经收到央行条法司下发的入会申请表。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12月初,央行下属一级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便牵头成立了互联网专业委员会。那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作为一级协会与支付清算协会 “平起平坐”之后,其成员可能包括哪些机构?入会门槛又是怎样的呢?
“原则上只要是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应该都能进入互联网金融协会,而其他之前未进入专业委员会的企业可能会比较难些。”一家P2P机构的工作人员指出。
易宝支付首席执行官唐彬告诉记者,该协会成员应该包括第三方支付机构、P2P和众筹平台等。
拍拍贷副总裁陈平平亦指出,个人认为此次入会门槛的要求不会低于之前的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对P2P企业的入会仍然会非常谨慎,此外也可能会吸收更多银行及第三方支付企业。
她进一步指出,独立协会的成立说明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肯定和重视进一步提高;同时,在监管落实之前,协会规范和行业自律要求的提高,有助于理清行业秩序。
互联网金融与监管之间需缓冲带
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透明度很高的互联网企业并不多,所以首先要提高行业公司的透明度,在这个基础上自然而然会产生行业自律和行业信用,然后再提升到政府监管层面。
“相比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的优势在于:作用范围和空间更大、效果更明显、自觉性更强。今后一段时期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程度、行业发展的有序或无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层面监管的态度和强度,从而也影响着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为此,行业龙头企业必须发挥主动性,尽快带头制定自律标准,建立行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不应一味等待政府强制性干预。”中国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张晓朴此前撰文指出。
这段时间以来,互联网金融监管风波将监管层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而缺乏有效的沟通,无疑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分析指出,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应该采取“社会创新+柔性监管+软法自律”三者结合的模式。建议尽快成立互联网金融协会和培育更多行业自律组织;在互联网金融公司与监管层之间需要柔性缓冲带,应先设计一些柔性监管的举措。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在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之外,缺乏企业组织的充分发育。显而易见,缺乏中间协调机制,政府和企业容易形成直接对立。”黄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陈平平也表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将在监管层和行业公司之间起到桥梁作用。毕竟监管层需要顺畅渠道及时了解行业动向,而企业也需要顺畅渠道反馈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