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称二维码和虚拟信用卡只是暂停不是终止 而第三方支付转账限额标准仅是初步意见
昨日,针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热点话题,央行首度进行了公开回应。央行称,暂停二维码是因为总体上有关二维码的技术、业务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无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标准,存在一定风险隐患。
而关于第三方支付限额的限额标准仅是初步意见,还有待与社会公众的沟通。
央行还表示,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理念、方向、政策始终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昨日,央行有关负责人就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热点话题向媒体作出了回应,央行表示,人民银行已发放250多张第三方支付牌照,一切利于服务实体经济和促进创业增长的金融创新均应受到尊重和鼓励,但要把失误可能引发的风险控制在可预期、可承受范围内。
热点一:“暂停二维码”
发生多起支付风险案件
针对暂停二维码一事,央行首度公开回应称,总体上有关二维码的技术、业务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无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标准,存在一定风险隐患:一是二维码生成机制和传输过程存在风险隐患;二是支付终端的安全性较难保障;三是二维码支付指令验证手段较为单一,安全性屏障不够。
央行称,有关国家央行、银行卡组织和金融机构等对二维码支付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均较为谨慎。近年来,国内已陆续发生了许多关于二维码支付的风险案件,客户因为扫描二维码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账户资金被盗。在没有建立相关安全技术标准、统一的业务规则和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安排的情况下,拥有上亿用户的支付公司全面推广二维码支付可能引发的多种风险难以想像。
热点二:“虚拟信用卡”
存在较大冒名办卡风险
针对“虚拟信用卡”,央行称,其发卡流程全程网络化,省略了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突破了现有发卡面签审核等基本管理要求,对反洗钱法律制度和账户实名制度产生较大冲击。同时,由于办卡流程无法有效确认客户本人办卡意愿,在目前个人身份信息非法买卖行为未得到有效遏制的情况下,还存在较大的冒名办卡风险。此外,“虚拟信用卡”发行与实体信用卡发行的监管标准不一致,必然引发发卡市场的不公平竞争。
央行表示,对有关机构拟推出的二维码和虚拟信用卡两项业务只是暂停,不是终止。
热点三:“支付限额”
办法重点不在额度在风控
央行称,网传《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是央行和一些支付机构间进行“点对点”沟通的新近工作底稿。对于该征求意见稿是否终稿、何时出台问题,央行表示,该意见稿目前仅处于在央行职能司局与机构小范围讨论的阶段,文内所提出的限额标准仅是综合考虑近年来主要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笔均交易以及反洗钱要求等提出的初步意见。同时,对征求意见稿涉及的重大问题,还需要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如果消费者认为账户功能和具体额度不合理,还要作相应的修正。
央行称,网络支付管理办法一定会在监管部门、支付机构、消费者三方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最终出台。
央行进一步解释说,针对网络支付业务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央行有关司局与业界已讨论了3年。该办法的重心不在具体额度上,而是在业务及流程的各项风险控制上。
热点四:“互联网金融”
鼓励发展创新理念不变
事实上,迄今为止央行已发放了250多张第三方支付牌照,显示出鼓励创新的理念,但目前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加码”又让一些人觉得央行正变得趋向保守。
昨日,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央行一直重视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各种金融创新,引导市场机构优化产品创新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央行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理念、方向、政策始终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央行特别指出,强调消费者权益保护、强调防范风险、强调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与鼓励创新是并行不悖的。
观点集萃
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钮文新:
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推高资金利率,转嫁给实体经济。
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
余额宝等宝宝们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同业存款扭曲。货币基金90%投在同业存款上,将银行资产负债表内转为表外工具。要解决同业业务扭曲的制度原因,而不是要对余额宝怎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凯生:
由于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肯定有利于金融服务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从这个角度讲,互联网金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有历史的必然性。
央行行长周小川:
国家金融业的政策鼓励科技应用,要跟上科技和时代的进步。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算新事物,应该说过去的政策,监管、调控各方面不能完全适应,需要进一步完善。
互联网金融大战大事记
2013年6月:
阿里旗下支付宝联手天弘基金上线“余额宝”,截至目前,规模超过5000亿元。
2013年8月:
微信5.0上线,增加“微信支付”功能。
2013年10月:
百度金融宣布理财计划“百发”将上线。
2013年11月:
淘宝开卖基金,多家基金公司的淘宝店铺齐上线。
2014年1月:
腾讯理财通上线,当时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7.394%。上线11天后,规模已超百亿元。1月底腾讯推出“微信红包”,从除夕开始至大年初一下午4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
2014年2月~3月:
1月人民币存款减少9402亿元,兴业、工行、中行、民生、平安等一批银行推出了与货币基金对接的银行系“宝宝”,打起存款保卫战。
2014年2月21日:
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钮文新发表《取缔余额宝》一文,指出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推高资金利率,转嫁给实体经济,引发了一场“是否取缔余额宝”的大讨论。
2014年3月:
两会期间,互联网金融成为委员热议的词汇,“互联网金融”首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3月下旬:
工、农、中、建四大行纷纷下调了快捷支付限额,部分银行的储蓄卡快捷支付限额下调至单笔5000元、每月5万元。22日,马云回应,“四大天王封杀,支付宝虽败犹荣,虽死犹生,但决定市场胜负的不应该是垄断和权力,而是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