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同方股份撕下画皮:千亿市值目标仅完成1/5

2014年03月24日 09:44    来源: 中国证券网    

  2014年3月20日,同方股份(600100.SH)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其下属境外全资子公司THTF Energy-Saving Holding Limited 拟以7亿元收购港股LED装饰灯上市公司真明丽控股权一事经审议通过。

  实际上,LED领域的投资,仅仅是同方股份千万资本运作中的一笔。

  一直以来奉行“科技产业孵化模式”的同方股份,据悉目前旗下已有200多家公司。但这家枝繁叶茂的高科技公司,如今全部市值仅有216.49亿元,离此前提出的2015年千亿目标相距甚远,被投资者质疑“吹牛”和“开玩笑”。

  同时由于家大业大,管理繁荣,公司盈利能力不足,净利润率极其低下,且盈利主要靠非经常性损益支撑。据同方股份方面确认,其2013年业绩确定无预增。

  千亿市值目前仅达1/5

  步入3月份,同方股份股价惊现“九连阴”,极其罕见。

  理财周报记者注意到,2014年3月3日-3月13日,同方股份连续在二级市场祭出九根阴线,其间其股价从11元左右下跌至9元多,日成交量也由原来常见的4000万-5000万股级别一度下滑至2000多万股,波动颇大。分析人士指出可能有“不为人知的利空”。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2月14日同方股份才刚在中国证券报上宣传了规划的蓝图,但之后公司的股价一路下跌,仅2014年2月14日-3月21日26个交易日期间,共收获18根阴线。

  投资者则表示不足为奇。“同方股价已经熊了多少年了。”一名同方股份投资者吐槽说,“2013年公司原本坐拥多个市场热点,但全年涨幅也仅有30%左右,要不是下半年信息安全概念兴起,全年表现将非常平淡。”

  记者统计发现,上市17年以来,随着市场不断调低预期,同方股份的市盈率从最初的60多倍一再下降到50倍、40倍、30倍、20倍左右。截至2014年3月21日收盘,同方股份动态市盈率仅16.9倍,几乎是整个计算机板块中最低的。

  目前市场普遍担忧,同方股份此前提出的千亿目标难以成行。

  2011年,同方股份提出,以2011年为原点和起点,用5年时间(即到2015年)实现1000亿的市值规模。至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一向提倡科技产业孵化模式的同方股份也曾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说明,“市值管理一直是公司管理层致力的一个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目前采取的战略包括不断提升公司业绩,保持主营业务健康稳定的成长,和通过利用资本平台,积极推进下属子公司的上市,提升公司整体的价值”。

  但从结果来看,同方股份在这两条市值管理之路上似乎都走得不太顺畅。

  且不论业绩如何,近3年来同方股份的确在资本领域频频发力。

  除了早年上市的泰豪科技(600590.SH),2010-2011年,同方股份旗下子公司同方泰德完成了港股的挂牌、百视通(600637.SH)以增发方式借壳广电信息成功上市、同方微电子通过增发注入同方国芯(002049.SZ)(前身晶源电子)实现A股上市,其将孵化企业分拆上市的模式逐渐清晰。

  目前同方股份下属还有三家参股公司同方环境、丽晶光电和辰安伟业已申报了IPO材料。

  此外同方股份还收购了不少公司。2013年1月,同方股份以“增发+现金”方式收购了壹人壹本,重新杀回消费电子领域;2013年12月,又以1亿元继续购买龙江环保股权,进军环保行业;2014年1月,同方股份下属境外全资子公司THTF Energy-Saving Holding Limited)拟通过认购定增新股的方式,以7亿元收购港股上市公司真明丽的控股权,大举发力于LED行业。

  令人诧异的是,这一系列动作并未替同方股份带来大幅的市值提升。还有近9个月就将步入2015年,但同方股份截至2014年3月21日的市值仅有216.49亿元,仅为千亿目标的1/5左右,实现恐怕无望。

  2014年3月20日,理财周报记者致电同方股份证券部沟通其市值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市值是有先决条件的。第一,从上市公司来讲我们是要把业绩做好;第二,从市场来说它要给同方一个合理的估值水平。如果说市场总是现在的这种炒热点的氛围去做短期,通过二级市场来体现你的公司的价值就比较困难。从同方的基本面来讲肯定支撑的不是现在这个市值。”

  但投资者则认为不应该将原因简单归罪于市场。前述同方股份投资者认为,“同方的市值管理靠增发股份收购及分拆模式,最终只是总股盘变大了,摊下来业绩下降了,股价也下行。另外,好的子公司都剥离出去了,市值就更没支撑了。”

  2013年业绩确定无预增

  “千亿目标,实现的基础都必须是建立在同方自身的经营业绩之上,而不是单纯靠资本方面的炒作。同方股份说搞市值管理,但通过下属公司孵化似乎也没有提高业绩,那谁来关注你。”一位计算机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

  1997年上市以来,同方股份对外一直宣称坚持“孵化器”模式,坚持“技术+资本”的发展战略,以此做大做强。

  2010年5月,同方股份甚至开始调整企业的组织架构,将原有横向“管理型本部”变为纵向“产业型本部”,即“10+2”模式,(后内容调整为此)在信息、能源环境两大产业方向上形成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数字电视、环境科技、安防系统、建筑节能等十二大主干产业集群,由99个子公司按照产业属性组合而成。

  据悉,迄今同方股份旗下的子公司已超过200个。

  令人不解的是,经历了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这十几年,“子孙满堂”的同方股份盈利却还是少得可怜。

  早在1997年,同方股份实现3.85亿元营收,彼时对应的盈利为6943万元;2006年,同方股份营收突破百亿(122亿元),但盈利仅有1.59亿元;2011年同方股份营收超过200亿元,净利润7.07亿元;2012年营收223.43亿元,盈利6.06亿元。

  算下来,同方股份每年的净利润率仅在2%-4%之间,利润稀薄。并且,这微薄的盈利主要还是来自非主营业务,如变卖资产、投资收益和政府补贴,2011年开始尤为严重。2011年,非经常损益占净利润的82.93%;2012年69.90%;2013年前三季度扣除经常性后净利润仅有4200万元,非经常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高达95.70%。

  据同方股份方面披露,“公司201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9.69亿元,其中非经常性损益为9.27亿元,在非经常性损益中,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损益为13.59亿元,这部分主要是公司持有的百视通和润邦重工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不过从最终结果来看,2013年前三季度同方股份实现净利润9.69亿元,同比增长254.46%,还是拔高了市场对其2013年全年业绩的预期。

  但至今同方股份并未发布或是打算发布2013年业绩预增公告或是业绩快报。根据交易所规定,去年业绩变动幅度超过50%的公司,应于今年1月31日前进行业绩预告。这意味着同方股份2013年四季度单季甚至是亏损的,全年盈利不超过9.10亿元。

  2014年3月20日,理财周报记者就其2013年业绩与同方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其表示,“2013年整个经营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三季度有个特殊的情况我们在季报也写明了,持有的可交易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变动在三季度比较大,但它是一个变动的值,到12月31日的时候这个公允价值可能又下来了一些,所以综合起来就没到交易所的那个50%的线。我们1月份没发,说明我们在2013年年报就不会做预增了,但是4月18日我们会直接披露年报。”

  对于2013年没有预增,分析人士指出,即将披露的2013年年报业绩还是一般,可能解释了为何同方股份股价近期出现“九连阴”。

  被指“四处投资,四处没效益”

  号称高科技公司却不挣钱,同方股份董事长陆致成在2014年度工作动员会上表示:“同方目前有一个‘三无’现状:稳定无忧、创新无序、增长无力。公司家大业大,但部门的效率不高。围绕主轴的思路,既有业务平稳发展,新兴业务成长需要时间,影响到业绩成长性,使得同方成为了一个看似拼命但不赚钱的企业。行业的影响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方股份今后要做一些吃力也讨好的事情,不但要不断培养自身能力和价值,更要给市场一种业绩表现,使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都得到提升。”

  显然,同方股份内部也意识到了公司发展至今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市场对同股份四处投资的做法并不认可。

  上市之初,1997年-2000年,万马奔腾的激进投资政策,让同方股份陷入产业布局混乱和财务失控的危机中,其股票价格从2000年最高点72元,一路下滑到2006年的6.67元。

  2001年-2004年,同方股份的营收从2.9亿元跌至1亿元上下,并持续了三年。从财务指标看,公司一方面要清理和处置过去不良资产;另外,2000年新募集一批资金,新投入的项目以能源环保为重点,但此类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导致前两年的投入期都是亏损。在双重压力下,同方的财报数据一度非常难看。

  2005-2006年,同方股份还经历过投资项目的失败。其间相中了活性炭项目,但是研发了3年、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换来的只是一些厂房、办公楼

  随着摊子越铺越大,同方股份面临的则是效益低下和包袱沉重。

  前述计算机行业分析师表示,“一直到这些年同方股份也没能改掉扩张冲动的毛病,业务像杂货铺一样越做越杂,平衡资源分配成了很大的问题,结果是什么都做但什么都做不大做不好。”

  同方股份董事长陆致成对外也坦承遇到了瓶颈。“1个公司10亿元销售规模,总资产大概也相当,如果是60%-70%负债率,有3亿-4亿净资产,如果是10个公司,我作为母公司还能承受,兄弟姐妹也还算和睦,但你要是每个公司到了20亿元的规模,抢资源的情况会非常严重。因为母公司已经均分不了,或者说,重点很难突出了。”

  前述市场人士还指出,同方股份在对产业把控方面似乎缺乏敏感性。“在投资上,同方股份每次都慢半拍,往往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像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教育、智慧城市、环保等,别的公司在这里面已赚得盆满钵满,都是龙头,同方股份好像一般。”理财周报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