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京东要做出版 靠谱吗?

2014年03月23日 06:59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 任殿顺

   你要让读者或用户喜欢,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从上周开始,英国足球明星贝克汉姆最新亲笔传记《大卫·贝克汉姆》的广告,出现在了京城各大公交站和地铁站的1600块广告牌上。不少人以为“万人迷”小贝代言京东商城了,其实,这不过京东的一个“擦边球”——利用小贝的新书为“京东出版”的发布造势。

  京东也要开始做出版了。是的,你没听错,这回不是卖纸书,也不是卖电子书,而是要真刀真枪开始做出版了。《大卫·贝克汉姆》是京东“杀入”出版业的首部作品,在这本288页的大开本书背后,原本处于图书销售一环的电商,撇开传统图书产销模式,直接参与策划、编辑流程中,开始做书了。

  其实,电商平台在卖书之余,自己涉足内容生产,京东并不是第一例。早在上世纪末,全球电子商务的鼻祖——美国亚马逊公司就开始网罗小型出版商自己定制内容;最近几年,亚马逊又卷土重来,更是把触角伸向了作者,大有一副要革出版业命的架势。在中国,靠卖书起家的当当网也早有自己定制的图书,不少长期盘踞畅销书榜的童书作品,都出自当当的手笔。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人能够无视“内容自制”的前景。互联网巨鳄们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把控着内容的分销渠道,对用户的喜好了如指掌。有了这些,他们自制内容,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一个内容创意的“小时代”正在到来。

  视频业是例证。去年,视频网站自制剧兴起,《屌丝男士》、《万万没想到》等一批小成本制作的“无厘头剧作”,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喜爱。其中,有着“互联网第一自制神剧”之称的《屌丝男士》更是博得了超过10亿次的眼球,让不少影视从业者大跌眼镜。10亿次的点播,意味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这让自制剧也走出了最初业内人“玩票儿”的自娱自乐,进入了“数钱”阶段。

  以往,说到文化产业,我们下意识地总会想到出版社、报社、电视台、演艺剧场……在今天,文化产业就在我们的手机里,听音乐、看视频、读新闻、看小说,一部手机就足够了,而互联网巨头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无论是百度、阿里、腾讯的“BAT大战”,还是优酷、爱奇艺、搜狐等的视频之争,我们每个用户都是受益者。

  图书也好,视频也罢,往大里说都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往小里说都是老百姓茶余饭后解闷儿的手段,但终归你要让读者或用户喜欢,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京东出版”上线第一天的早晨,我微信朋友圈里的出版业同行,又在发出“小心狼来了”的警示。但作为读者,我想只要京东能为读者带来好书,就不妨为它鼓鼓掌。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