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确认拟收购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国投”)。随后,各种利好浦发银行的分析铺天盖地,而对于此次收购的另一主角——上国投却少有关注。信托专家王连洲表示,股东的变化对信托公司的经营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实际上,从浦发银行上市之后的股权变化来看,上国投一直是浦发银行排名前三的大股东。此次收购,角色反转,银行与信托之间的关系由“兄弟”变成了“父子”。这被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信托沦为资本消耗型企业,信托牌照贬值。
而王连洲表示,这只是上海国资委要打造金融控股集团,是在大资管时代的转型。信托牌照目前非常少,监管审批也非常谨慎,近年来没有新信托公司设立,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信托牌照价值还是很高。
“兄弟”变“父子”
从股权结构看,上国投与浦发银行同为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金融机构。
资料显示,上国投原名“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是1981年由上海市财政局出资人民币2000万元发起成立,1983年取得“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后经上海市财政局数次追加投资,1989年公司注册资本金增至人民币7.75亿元。2001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首批获得重新登记,更名为“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人民币25亿元,股东增至13家。2007年7月,按照信托新规的要求,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更名为“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并换发了新的金融许可证。
而上海国际集团在原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成立。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为105.6亿元人民币。具有投资控股、资本经营和国有资产管理三大功能,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授权,开展以金融为主、非金融为辅的投资、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业务,进行金融研究,提供社会经济咨询等服务。
此后,上海国际集团一直是上国投的控股股东。
2006年4月1日,浦发银行公布了其收购报告书,上海国际集团控股浦发银行33.895%。至此,上国投与浦发银行成为上海国际集团控股的好“兄弟”。
实际上,从浦发银行上市之后的股权结构变化看,上国投一直是浦发银行排名前三的大股东,一度甚至跃升为第一大股东。
然而此次收购完成后,角色反转,浦发银行成为上国投的控股股东。虽然有分析称,此番收购可能造成浦发银行与上海信托互相持股。但据知情人士分析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上海信托持有的浦发银行股份有可能划转至上海国际集团。
信托牌照优势仍在
从控股到被控股的反转,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信托公司的没落。
就上国投本身的业绩来看,保持着信托业稳重的“老哥”的风范,在资产规模及业务能力上都有较强实力。
2013年数据还未公布。上国投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公司净资本45亿元,风险资本26.7亿元,净资本/各项业务风险资本之和为169.16%,净资本/净资产为83.99%。实现净利润9.6亿。管理信托资产超过1200亿元。
在行业整体负债率较高的背景下,上海信托2012年年报显示负债仅有4.9亿元。资产负债率连10%都不到。
而上国投的信托牌照优势也不能小觑。到目前为止,全国仅有68枚信托牌照,银监会一直没有增加新的牌照,而主要都是通过清理债权、债务和引进外部战略股东等方式加快信托公司重组。更重要的是,信托公司是中国真正的实体投行,产融结合最紧密。因为它的投资范围涵盖的非常广,而银行的很多资金是受到限制的,“比如说银行的资金是不能投二级市场的,但是通过银信合作将银行的资金分向各大领域,信托的投资范围非常的灵活,它涵盖三大市场,所以银行愿意借助信托来合作。”业内人士分析。
上述人士表示,浦发银行控股上国投之后,一方面将大大增加信托产品的信誉度。另一方面在产品销售和客户资源等方面有很大便利,有利于信托产品和上国投的发展。因为银行控股信托公司的产品可以借控股银行的私人银行渠道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