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财政政策仍将担纲调控主角

2014年03月21日 07:16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方烨

  1月经济数据不佳,但大家普遍归之为春节因素,加之出口情况不错,于是一些机构仍持乐观态度,上调了对一季度G D P增长率预测。2月初,PM I、发电量下行,市场觉得没超出预期,不以为意,结果就迎来3年来最低增长的消费、13年来最低增长的累计投资、4年半来最低增长的出口以及近5年来最低增长的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从数据看,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仍大,一季度G D P同比增长很可能低于7.5%这一全年既定目标。

  分析可能导致中国经济下行的因素,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近几年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开始放缓,经济运行具有下滑惯性。二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以及化解行业严重产能过剩两大任务,这将影响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三是2014年全国多数省份都下调了G D P增长预期目标和投资增长目标,这虽然有利于地方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但不利于全国G D P增长。四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多种成本上升,资金紧张,同时出厂价格下降,市场预期不佳。

  然而,这样的数据并不能倒逼政府“稳增长”。政府工作报告将“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放在2014年重点工作的第一条,说明今年的工作思路是通过改革促进增长,那么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首先要做的是打破壁垒以刺激民间投资增长。简政放权在过去一年取得了好成效,总理又要求各权力部门公布“权力清单”,加上正在进行的国企改革,所以有理由相信进一步简政放权,以及破除垄断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会是政府首先想到的应对方法。

  考虑到通过改革刺激经济需要一定时间,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在改革的同时,静观一二季度经济变化,到年中的时候再决定下一步举措。当然,如果一季度G D P减速过快,二季度也看不到明显回暖迹象,不排除适当出台稳增长政策的可能性,但是基于两方面考虑,使用财政政策的可能性大于货币政策。换言之,财政政策仍将担纲调控主角。首先,财政政策更易于让经济扩张,货币政策更易于让经济收缩,在我国尤其如此。其次,CPI虽然在年初连续回落,但是2月环比已经转为正增长,通货膨胀压力仍在,放松货币政策有可能助长物价上涨。从普遍的预测来看,今年稳增长最可能的手段是适度加大政府在环保和城市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投资。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不能排除政府同时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可能,毕竟受困于各级财政收支状况,投资扩张存在困难。但是具体的货币政策选择需要考量。除了现在几乎变成经常手段的公开市场回购之外,一般来说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就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此外并无更多选择余地。而下调存准率由于现在银行间拆借利率总体不高,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没有必要。此外,近日央行刚刚将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扩大,这本身也可以看作一种货币政策。考虑到货币政策密集出台可能带给市场错误预期,即使下调也需要在时间上有所间隔。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