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利润增速放缓倒逼国企加快改革

2014年03月20日 07:59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崔文苑

  

  本报独家获悉,财政部统计的今年1月至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情况显示,国有企业前两个月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265.4亿元,同比增长2.8%,低于去年全年平均增速5.9%,实现利润增速放缓。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呈现增长态势,但增幅有所下降。国有企业利润增速放缓会不会影响改革进程?如何看待30%的收益上缴比例?混合所有制能否增添发展动力?本报记者采访了财政部企业司相关负责人和财税专家,回应上述热点问题——

  利润增幅放缓会否影响改革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力量,其运营情况关系到经济的平稳运行。从财政收支角度可以看出,今年前两个月,国有企业上缴税费6504.8亿元,对同期全国财政收入的贡献度达到26.1%。除了缴纳税收,国有企业的利润还需要按照一定比例,通过国有资本收益形式上缴国家财政。

  目前是我国经济主动减速以换取更好的增长质量、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推进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也处于关键时刻。但就前两个月数据而言,国有企业运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明显下降。其实,去年10月份以来,国有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就已呈现出放缓态势。

  这种状况将对下一步的改革产生哪些影响?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企业运转有年度的客观规律,订单分布也不均匀,一年中的前两个月一般是销售的低潮期。同时,这也与价格因素有关,现在大宗商品价格及PPI等都小幅下降,人工成本却在上升,挤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这是经济结构转型期的特点,不会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明显影响。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国有企业利润增幅回落,主要是受到了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去年三季度整体经济状况有所改善,相应的,企业盈利状况有所好转;转入四季度后,经济增速出现回落,物价回升,企业的盈利也就随之放缓。今年一季度企业盈利状况或有所改善,但改善空间有限。

  “在这种形势下,国有企业更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和利润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同时,还需保持生产经营的增长态势,为改革创造稳定的环境和充分的财力支撑。”财政部企业司黄秉华处长表示。

  如何看待收益上缴比例

  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型国有企业利润可观,但其上缴财政比例有限,资金回流企业、投向民生较少等现象饱受诟病。

  黄秉华表示,去年2月,国务院提出“十二五”时期收益上缴将在现有比例上提高5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至30%。

  有观点认为,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始终在增加,但每次幅度都不大。其实,无论是从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利润为民所用的角度,还是从国际惯例来看,国有资本上缴的盈利普遍高于30%至40%,上缴比例需要不断提高。

  “30%的上缴比例,同国际水平相比确实不算高。但逐步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一下提高并不现实。”白景明表示。

  我们的关注点更应该放在“钱去哪了”,让资金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效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提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的同时,还明确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那么,目前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用到了哪些领域,有没有起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记者梳理数据发现,2013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为1058.27亿元,大部分用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支出、重点项目支出、困难企业职工补助支出等。换言之,很多用于国有企业自身发展,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社保等民生支出及国有股减持收入补充社保基金支出相对较少,分配比例不高。

  “这弱化了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公众性,应该尽量多地返利于民。”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蒋洪说,“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于如何让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更多用于民生支出,中央已经明确思路: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也表示,将会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利润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的比例。

  混合所有制能否添动力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许多思路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备受关注。

  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10大重点行业中,国有交通、钢铁、有色和化工全行业亏损,轻工、煤炭、石化行业利润降幅同比分别达53.8%、44.5%和12.5%。

  深入分析发现,国有企业自身运行效率不高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投资冲动和盲目扩张造成重简单相加的“兼并重组”而忽视发展质量和收益,带来产能过剩、增收不增利。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所有制结构单一导致“一股独大”、布局分散,造成机制不灵活、内生动力不足,使不少国有企业“大而不强”。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是强化市场导向的管理机制。比如,民间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后,担任董事或副总,自然会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冲淡国有企业的行政化管理,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白景明说。

  “以资本为纽带、按照市场化原则实现国有资本有序流动,与非公资本共同发展。”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出现混合所有制改制的高潮,出现民营经济组团与国有企业相融合发展的现象。

  但是,发展混合所有制也不可能“一混就成”,同样需要配套改革同步进行。李锦表示,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做到产权明晰、完善产权保护制度,需要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快股份制改革。同时,国资监管机构要改变管理方式,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

  此外,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切实依法规范操作,杜绝国有资产私有化。目前,国家对控股比例有既定原则,又有分类指导,关系到国家命脉的领域可加强控股和监管。”白景明说,只要监管到位,以市场化经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收益非但不会流失,还会呈现出保值增值的上升趋势。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