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300万营销员"被营销":展业APP年费从百元至两万元不等

2014年03月20日 06: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苏向杲

  前期投入大、监管层不了解、保险公司抵制等问题,是目前推广针对保险销售人员展业的APP面临的主要阻力

  随着互联网与保险业的相互渗透,300万保险营销员成为了一个潜在消费市场,赚取营销员的钱也成为一种可能。据《证券日报》记者粗略统计,目前市面上已经有超过50款服务于保险销售人员展业的APP应用软件,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加中。

  一位开发服务于保险营销人员APP的网络公司董事长孟先生告诉本报记者,前期投入大、监管层不了解、保险公司抵制等问题是目前推广APP面临的最大阻力。此外,根据记者了解,目前服务于营销人员的APP软件也存在功能雷同、市场定位不清晰、收费标准相差悬殊等问题。

  抢食营销员市场

  互联网企业将目光投向了300万保险营销人员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保险中介市场报告(2012)》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国有超过300万保险营销人员,其中寿险营销员人超过266万人,产险营销员超过35万人。

  从目前的这50多款APP软件来看,部分以寿险营销员为服务对象,部分以产险营销员为服务对象,也有APP的服务对象将两者兼而并包,服务内容涉及增员、话术、约访等保险展业的方方面面。

  从开发主体来看,部分APP由保险公司向网络公司订制,部分则由保险业内人士与IT人员合伙成立网络科技公司开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保险公司向网络公司订制较为普遍。

  随着互联网与保险业的相互渗透,保险公司与网络公司携手开发软件的案例越来越多。近期,平安养老保险就与卫宁软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了118万元的软件采购协议。此前则有中国太平与北京深蓝海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软件采购协议,太平洋人寿与CSC公司签订价值1800万美元的软件服务合同,中航三星人寿与致远软件合作等。

  记者对比目前服务于营销员展业的保险助理、最佳客户跟进软件、财产保险管理软件、潘多拉保险管理软件、保险人助手、保险精英、展业星、保险王等APP软件发现,尽管多数软件功能大同小异,但收费则相差悬殊,比如有的年交不足100元,有的则需年交2万元。

  中国太保一位保险销售人员表示,现在市场流行的展业协助软件看起来好用,但是多数需要先学习怎么操作,且用起来很繁琐。“之前购买过一款保险秘书的软件,年费90多块钱,安装之后发现说明书就有40多页。此外,这款软件与公司的‘神行太保’不兼容,许多信息没法及时录入和更新。”

  此外记者对比了几款目前市面流行的APP软件发现,其主要功能架构都包含了客户和保单管理、短信提醒、险种名称管理,拜访、晨会、转介绍、增员管理和业绩管理等内容,个别软件有些许差别,但总体上看,软件功能设置普遍雷同。

  前期推广烧钱

  推广和营销,是目前多数APP软件开发商面临的共同问题。

  孟先生告诉记者,由于APP软件以营销员为客户群,所以,为了获得市场的认可,公司在前期推广投入了很大的成本。他表示,为了让更多的营销员了解该软件,公司推行了一款带有保险产品的会员卡,会员卡包括旅游等各种服务,每销售一款产品,营销员就可以获得40%的提成。由于前期“烧钱”较多,其公司目前每个月都处于亏损状态。

  人保财险董事、副总裁王和也曾表示,网络保险软件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其推广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无论是传统媒体的广告,还是互联网领域的推广,特别是搜索引擎营销,均需要较大和持续的投入。

  孟称,目前公司研发的手机APP客户端已经开始推广“高端营销员”的微信维护与推广、后台订制等个性化业务。他认为虽然保险营销人员平均佣金收入不高,但由于该款软件主要面向收入较高的营销人员,所以一旦业务在全国范围铺开,公司就可迅速获利。

  记者了解到,孟先生曾在某寿险公司从业超过十年,职位最高至区域总监。前年,他毅然辞职,开始从事于服务于保险营销人员的APP软件领域。他认为,未来在互联网金融的大势下,保险与互联网的结合有更多的盈利空间。但他同时告诉记者,由于监管层对APP软件不了解,以及保险公司对APP在营销过程中的贴利行为不理解,APP软件曾被保险公司举报,并被监管层在全国通报。

  王和认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对网络软件的资金投入固然重要,但仅有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与保险的结合需要多栖和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仅要具备保险经营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前沿技术。同时他们还要熟悉与此相关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包括社会化营销、维基技术、社会统计、行为科学等。除了人才的多样性外,网络保险的协同创新尤为重要,因为,任何知识相对网络保险的需求都是有限的,所以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需要团队的合作和协同,通过不同领域的思想碰撞、融合和裂变,才能诞生全新的商业创意和模式。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