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日前,北京、昆明、天津等36省市消协(消委会、消保委)和中国消费者报社共同发布了《消费领域维权成本大调查报告》,报告称,目前互联网理财产品存在风险提示不充分、收益往往与预期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互联网网贷平台跑路、网上木马病毒盗取消费者网银资金事件也时有发生。然而,由于互联网金融维权环节多、举证难,往往难以及时找到侵权人,导致互联网金融维权成本高企。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支付便捷度,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消费需求。那么,互联网金融还存在哪些隐患?互联网金融时代应该如何维权?消费者的权益应如何保护?
互联网金融维权成本高:须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近期,互联网金融在火热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维权成本。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六成参与调查者碰到过“网络理财产品风险提示不充分”的情况;两成参与调查者遭遇过“网络理财收益未达标”。
此外,有18%的参与调查者在利用互联网金融理财时,遭遇网银资金被盗或者P2P网贷平台跑路事件,本金受损较大。环节多举证难、过程复杂时间长等成为互联网金融维权时的拦路虎。超过七成的参与调查者希望通过立法和监管来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由此,36省市消协(消委会、消保委)发布消费维权观点:互联网金融能否防控风险和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有效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在互联网时代,应该以金融消费者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体系。
从事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或互联网企业,应该坚持恪守金融风险的底线原则,杜绝利用自身的业务优势和技术优势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或者利用自身优势地位擅自动用客户资产或泄露客户信息的行为。
互联网金融存三大隐患:应立法健全保护消费者权益
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余额宝”理财、P2P网贷平台,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提供了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中国经济网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互联网金融存在三大隐患:法律存在空白,风险控制难度大。信息披露不充分,知情权难以保障。责任主体不明确,维权难以实现。
其实,今年,央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副局长朱红在出席某论坛时就指出,涉及到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问题也很多,具体包括:如何保障信息安全,如何保障资金安全,如何保障信息对称性,如何保障合同的权利,如何保障监管到位。
对此,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忠提出建议,为保护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立法。刘建忠认为,应适时出台相应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从法律层面界定互联网金融的相关问题,规范市场主体的各项行为。同时,应明确相应的互联网金融管理部门,细化管理职责,出台行业规范,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刘建忠建议,应畅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渠道。针对互联网金融应设立专门的维权机构,健全投诉处理工作机制,使互联网金融消费者能够投诉有门,主管部门也要结合投诉开展相应的监督检查。
此外,刘建忠还建议认为,应开展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多渠道提升消费者金融和法律知识水平。同时,应严格审查互联网金融参与者身份的真实性、交易的真实性,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开展非法集资、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并加大打击力度,切实保护消费者互联网金融权益。
小贴士:金融消费者应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
坚持到合法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办理现金业务要当面点清钱款;主动索要并妥善保管交易凭据;充分了解购买的金融产品或服务;认真查看书面陈述文件、业务格式文本中的具体条款;真实评估风险承受能力;坚持定期对账;完整、准确填写各种文书、合同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