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之前,社保基金是否存在缺口的问题引起了多方关注和广泛的讨论。现在,关系到百姓生活的医保基金再次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社保基金不同,医保基金并不存在缺口,而且是结余过多。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在广东省今年的两会上,广东省人社厅的负责人透露,截至去年底,广东省的医保基金累计结余达到了1230亿元,这个数目,相当于2年多的平均支付水平。而人社部指导意见的标准是6至9个月的平均支付水平,超过15个月平均支付水平就是结余过多。
医保基金充实,并不是坏事,但钱没有物尽其用,显然是不合适的。与此同时,老百姓面对的是医保个人账户金额少、综合报销比例低等一系列的问题,老百姓的救命钱沉睡在银行账户里,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医保基金有一定的结余,拿来改善整体的医疗条件是必要的。而老百姓们更想知道的一点是,这些结余的钱,到底用来做了什么?
有专家表示,医保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中暴露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信息不公开,公众“看不清”资金源流,就难以根本解决“不信任”的症结。
而最近几年被媒体报道的一些设计医保资金的案件,更是提醒我们,如果管理不到位,医保基金可能变成不法分子的“唐僧肉”。
要对症下药,就要照准病源。消除医保管理过程中的不透明状态,必然要成为医改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充分、合理、透明地利用医保基金,充分保证老百姓的医疗条件,这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按照新华社的报道,广东省现在出现了医保基金的过度结余,没有物尽其用。广东省的情况只是一个个案还是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胡善联表示,这既是个案也是普遍存在的一部分问题,首先要看它资金结余是统筹基金的结余还是个人帐户基金的结余。按照我们国家最基本的8%左右的筹资水平,2%是用于个人帐户,其余6%的统筹基金中间又有3%是可以用在个人帐户的,所以一般个人帐户大概占3.8%,而统筹基金占4.2%,第一个问题是要搞清楚结余是在个人帐户的结余还是国家在住院的统筹基金上面的结余。第二个问题,要注意是累计结余还是当年医保基金的结余。根据报纸上报道的广东省的结余情况,大概2012年的时候结余28%,也就是说4/1以上的费用没有用掉,累计结余大概还可以用1.5年,这个显然是太多了。
胡善联指出,从全国范围来说,各地医保基金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有的地方结余多,有的地方亏损,当年的基金还不够用。胡善联认为,这跟很多因素有关:第一,当地人口的年龄构成。像深圳一些地方,青年人比较多,流入人口比较多,他们发病的机会少,所以医保基金可能就结余多。第二,当地医疗费用的高低。第三,当地慢性病发生的情况。第四,当地筹资水平的高低。
医保基金的运行原则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也就是说,合理的结余意味着医保基金运行良好。但是像广东这样的过度结余就导致医保没有物尽其用。医保资金闲置,原因是什么?
胡善联对此进行解答,他说,医保的原则是现投现做,当年的基金应该是基本上用掉,可能会留一些,当然还要考虑到累计的问题,所以要看怎么样花的好。第一是要提高报销的比例,提高我们保障的水平,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要加强监管,防止医保基金不正当的使用或者是欺诈行为的发生。第三,很重要的一点是,今后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调整基金统筹的方式,以及扩大统筹地区,这样风险的覆盖面就可以更大一些。还是要考虑如何合理安排剩余的基金。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各地的医保资金充足情况并不同,另外一方面,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非常明显的改善。破解这一系列问题,入手点在哪里?
胡善联表示,入手点可能还在于制度本身的建设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不断的扩大,要求把我们现在国家的三种医疗保障统一起来,统一起来,覆盖面就扩大了,基金的风险也增加了。第二方面,我们要适当提高我们的保障水平。根据广东的情况来看,个人支付的比例还比较高,按照国际的要求,个人支付医疗费用的水平要控制在30%以下,这是我们今后奋斗的目标。另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到结余的资金如何合理使用,还要防止超支的风险。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医院支付制度的改革,这样才能够保障我们医保资金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