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铁物等3公司撤销IPO 今年共16家终止审查

2014年03月17日 07:22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日前,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物)等三家公司相继撤回了IPO上市申请材料。至此,今年共有16家公司退出IPO大军。

  3家公司撤销IPO

  3月14日,证监会公布的IPO申报企业情况表显示,中国铁物在审状态已调整为终止审查。

  资料显示,中国铁物成立于2010年9月,主营业务为铁路物资供应链和钢铁供应链集成服务业务。公司此前于2012年1月向证监会提交了发行上市申请,拟A股公开发行6.85亿股,预计募资31.99亿元。此外,中国铁物在公告中表示,在进行本次A股IPO的同时,正在寻求境外H股的发行,H股能否发行取决于境外监管机构审批、投资者信心等多种因素,公司不保证H股发行一定实行。

  对于本次撤销IPO原因,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近两年来,受钢铁行业低迷的影响,钢铁市场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中国铁物钢铁供应链相关业务受到较大影响,预计2013年经营业绩出现亏损,将难以满足首次公开发行的条件。为此,经公司董事会决定,中止公司上市计划,撤回IPO申报材料;但公司仍会继续关注资本市场,并根据公司实际和市场情况,择机进入资本市场。

  除了中国铁物,上周另有两家企业撤回了IPO上市申请材料,分别为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龙蟒钛业),以及拟登陆创业板的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两者申请终止审查的时间分别是3月11日和3月12日。

  其中,龙蟒钛业曾在2009年上会被否,于2012年再度发力IPO。至于撤单原因,对其IPO进程有所关注的上海某券商化工研究员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除了可能受到钛白粉行业低迷影响,从经济转型角度而言,政策的指引也是其能否成功IPO的关键。

  “化工行业大都是污染行业。钛白粉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工业污染同样严重,行业内的山东东佳集团亦是两度谋求IPO,至今仍没有结果。”上述研究员指出。

  “零申报”已达14周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含创业板)已申报IPO公司已达687家。其中创业板已申报IPO的企业共有233家,今年终止审查的企业有8家。上交所已申报IPO的企业有171家、深交所已申报IPO的企业有283家,今年以来终止审查的有8家。

  至此,今年共有16家公司退出IPO大军。

  不过,在陆续有企业退出IPO队列之际,在上述近700家排队待审企业名单中,上周依然没有出现新的企业IPO申报材料,截至目前,这一状态已持续了14周。

  华东某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保荐机构都暂缓上报材料,初审前的程序还处于暂停状态,需等到监管层对政策进行完善和微调后方可对申请放行。他认为,随着“两会”闭幕,IPO发审会的重启时点或在3月下旬。

  3月7日,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表示,新股发审将在3月份启动,但由于现时正是公布年报时期,预期3月可能不会有企业发行,证监会正在考虑适当放宽募投资金使用的要求,这也有利于解决部分公司IPO老股转让比例偏高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按此前新股发行改革意见要求,IPO重启后,企业IPO申请的预披露期将大幅提前至初审时,发行人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正式受理后,即在证监会网站作公开披露。


(责任编辑: 马欣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