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短线交易分别集中出现在2013年10月份和2014年1月份之后,正好是上市公司披露定期报告的时间段
《证券日报》此前曾对两市上市公司高管家属们买卖自家公司股票的状况进行过相关报道,深入分析发现,这些“家属团”十分钟爱短线交易。
Wind数据统计显示,自2013年9月16日至2014年3月16日的6个月时间里,两市与高管相关的二级市场增减持行为共有4576次,其中,677次增减持行为来自高管的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父母等“家属团”,其余增减持行为则由高管本人亲自完成。
在677次由“家属团”执行的两市增减持中,有67家公司的高管“家属团”在增减持中出现了短线交易,时间顺序上来看,这些短线交易多数出现在2013年10月份和2014年1月份之后,而这些时间段,正好是两市上市公司披露定期报告的时间段。
交易股份多数“袖珍”
根据Wind数据统计,从2013年9月16日至2014年3月16日的6个月时间里,两市公司来自高管相关的股东共计增持996次,减持3580次。具体来看,有多家公司呈现出短期内频繁增减持的行为,涵盖多位高管或其亲属。
金额情况来看,996次增持中,有1次增持行为带动的市值超过1亿元,另有54次增持行为带动的市值超过千万元;3580次减持中,59次减持带动的市值超过1亿元,另有503次减持带动的市值超过千万元。
在这些增减持的行为中,短期内买入再卖出者格外引人注意。据《证券日报》不完全统计,最近6个月内频繁增减持的公司中,有67家公司出现了短线交易行为,均由上市公司高管的亲属们进行。
某公司高管的子女在2013年10月15日买入6000股,然后在第二天将这些股票卖出;有公司高管子女在2014年1月13日先减持5万余股之后,又在第二天增持1.78万股。
综合来看,这67家公司中,短线交易涉及股票超过1万股的仅有18家公司,其余公司高管亲属团们的短线交易,涉及的股份数量不足1万股,不少公司高管亲属团的短线交易涉及股份数量只有数百股。
中间不乏奇怪的现象,一家上市公司高管的子女大笔减持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同时,其配偶则在几天内陆续以1000股甚至300股的交易量买入公司股票。
多数公司无相关公告
对照这些出现过短线交易的上市公司公告可以看出,多数上市公司对此并没有发布公告。
不过,由于高管“家属团”的特殊性,有法律方面人士认为,他们应该和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一样遵守《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证券法》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公司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证券公司因包销购入售后剩余股票而持有5%以上股份的,卖出该股票不受六个月时间的限制。
计算这些短线交易行为带动的收益也可知晓,大部分交易由于成交的股份数量极少,带来的收益数字也非常不起眼,而公告过高管家属存在短线交易的公司,也有不少未提及收益处置的问题。
但是,对照此前两市公司高管“家属团”发生内幕交易的事件,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这些交易行为带动的股份数量小,表面看起来无伤大雅,但“家属团”的短线交易仍应该从严监管。
编者按:股市里什么最贵?信息最贵,靠谱的内幕信息千金难求;股市里什么最贱?信息最贱,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信息俯拾皆是。不过,所谓最贵和最贱,都是相对于普通中小投资者而言。对于上市公司的高管及家属们,他们却几乎可以用零成本获得最靠谱的内幕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中小投资者对于高管家属买卖自家股票的行为尤其敏感。瓜田李下,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能否照亮这个角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