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外媒: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给国有银行带来压力

2014年03月11日 07:36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近日载文说,中国快速崛起的互联网公司重塑了中国零售业的格局之后,又把目光投向了金融信贷市场。文章分析说,眼下互联网公司的在线货币市场基金正在吸引银行的存款客户,手机在线支付的流行使得消费者越来越少使用银行提供的支付服务,将来还很可能冲击作为银行利润最大源头的放贷体系,这给本就处境不利的中国国有银行带来更大的挑战。文章题为《互联网让中资银行四面受敌》,摘要如下:

  中国快速增长的互联网公司已经重塑了中国零售业的格局,现在它们又在挤压国有银行。中资银行面临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不良债务增加,外界对其销售的投资产品的担忧以及定期发生的钱荒推高其融资成本。

  不过,这些都还不是中资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管理着20亿美元资产的重阳投资创始人裘国根此前告诉其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中资银行最应该担心的莫过于来自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公司在内的互联网公司的挑战。

  中资银行目前四面受敌。首先,蓬勃发展的在线货币市场基金正在吸引银行的存款客户,迫使银行支付更高利息来留住资金和客户。截至目前,这部分资金的占比仍然很少,相当于活期存款的2%左右,但瑞士信贷预计今年该比例将达到8%。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由于银行系统发生钱荒,导致银行间贷款利率飙升,这些在线货币市场基金才能如此迅速蹿红。举例来说,阿里巴巴集团推出回报率高于6%的基金产品吸引投资者,而银行理财产品回报率通常在4%,剩下2%的回报则是银行的利润。

  银行不会因为这些新竞争者的出现就垮台。新竞争者目前处理的只是投资者账上的一些余钱,以及小公司的小额借款而已,这些领域往 往 是 资 金 充 裕 的 银 行 不 屑 一 顾的。但他们为了留住客户,不得不和那些资金充裕的创新公司硬拼,给客户更好的回报,银行的利润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这将会影响到它们未来筹措新资金,以便填补预期贷款亏损的能力。这些互联网基金实际上加快了中国政府一直在推进的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为了与互联网公司竞争,中国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其他银行在温州等竞争激烈的市场提供的货币市场产品收益率均超过了6%。如果这些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推出,银行的融资成本将进一步上升。长期来看,货币市场基金和银行存款收益率之间的差距应该会收窄,但在线融资仍然有方便快捷的优势,资金大转移才刚刚开始。在美国,首家能够开支票的货币市场基金诞生七年之后,其资产已增至家庭银行存款规模的近一半左右。

  其次,网上特别是手机在线支付日渐流行,消费者使用银行提供的支付服务越来越少。中国消费者已经开始用手机支付出租车费,通过微信等应用程序和亲朋好友交换红包。尽管很多人仍然担心手机支付的安全性,但这种担忧情绪应该会逐渐消退。

  随着在线支付的兴起,消费者更愿意将钱留在支付账户内,这就更有利于在线投资的发展。除了淘宝集市和天猫商城,支付宝目前为超过50万个商家处理支付交易,其中也包括水电账单等。银行提供的在线支付服务大多要求与开户行是同城,而支付宝用户可以在更多的城市,处理范围更大的业务。

  第三,在分销投资产品方面,在线渠道更加高效。中国太平洋保险和其他保险公司现在也在天猫商城销售保单和理财产品,这样就可以 不 用 向 银 行 支 付 巨 额 手 续 费 。1月底的中诚信托兑付风波暴露出来的是,工商银行代销理财产品要收取高达本金4%的手续费。

  第四,互联网公司才刚刚开始放贷,这很可能会对银行利润的最大源头构成冲击。虽然截至目前,它们仅向小客户放贷,但这种情况可能很快改变。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掌握着其买家和卖家财务状况的大量信息,与银行相比,它们能够更好地进行信贷分析。电子商务公司可以根据商户的在线销售趋势来决定是否向他们发放贷款。

  此外,互联网公司还有其他优势,比如它们承担的监管负担较轻等。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中国网络巨头站在制高点,对客户消费、投资和借款的信息尽在掌握,它们对中国银行业的破坏性影响不可小觑。


(责任编辑: 史博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